RWA代幣化存法律確權問題 房產操作較基金難度大 專家憂變成「詐騙」
發佈時間:06:00 2025-10-03 HKT

【RWA/虛擬貨幣/穩定幣/代幣化/區塊鏈】金管局表示截至9月底收到36家機構提交穩定幣牌照申請,較8月底時有意向申請的77宗為少;而路透早前更引述消息指出,中證監建議部份本地券商暫停RWA業務,並要求大型本地券商停止發佈支持穩定幣的研究報告,以抑制內地投資者對數碼貨幣的強烈興趣。區塊鏈技術顧問李思聰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對此表示,RWA的挑戰在於法律確權問題,在不同資產推進時的情況會不同,當中以房產等實體資產代幣化難度較大,但認為「政府並非完全反對RWA發展,而是希望控制節奏,避免出現過度炒作或有投資者損失」。
相關文章:
36家機構申請穩定幣牌照 一個月前曾77家表達意向 金管局重申初期只發數個牌
RWA是甚麼?
RWA全稱為Real World Assets,亦即「真實世界資產」上鏈,理論上任何資產都可代幣化,例如可將現實中的房地產、股票、黃金、法定貨幣及藝術品等資產轉化為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
根據行業標準分析平台RWA.xyz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球RWA的資產總值(不含穩定幣)達255億美元。其中,私人信貸佔比58.5%最高,其次是佔比29.6%的美國國債,以及佔比6.4%的大宗商品。至於由貝萊德推出的BUIDL基金規模超過28億美元,為全球目前最大RWA單一項目。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與數字證券平台ADDX曾共同預測,全球資產代幣化市場將於2030年達到16.1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0%。
RWA在穩定幣及代幣化基金的兩大應用
1. 穩定幣
應用領域方面,穩定幣被視為RWA的一個細分類別,即美元穩定幣的本質就是將美元這種現實世界資產進行代幣化,而且用途廣泛,包括日常支付、跨境轉賬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等,但過往曾因相關監管政策不完善、儲備資產不透明,導致出現與法幣脫鈎的情況。
隨着港美等地通過新法案,行業將逐步走向規範化。據加密貨幣數據匯總企業CoinGecko的RWA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包含穩定幣在內的RWA整體市場規模超過2,300億美元,其中法定貨幣支持的穩定幣如USDT和USDC,已達2,249億美元,佔據市場規模的絕大部份。
相關文章:
施政報告2025丨落實穩定幣發行人制度 推動代幣化交易 OSL:政府積極回應市場訴求
會財局孫德基料穩定幣審計指引最快一年才出台 太倉促制定「分分鐘搞死行業」
2. 代幣化基金
至於RWA另一核心應用領域,則是代幣化基金,通過區塊鏈上的數字代幣來顯示所有權,用一枚代幣(或其部份)代表基金的一個單位或部份份額,為投資者提供了對基金所有權的數字證明。該類型投資基金還可提供額外理財收益,會將每日底層儲備資產產生的收益按一定比例,通過新代幣的方式直接放入到投資者的賬戶中。
與傳統基金相比較,代幣化基金可提供一個公有的、不可篡改的賬本,記錄所有交易和所有權細節,保證實時透明度;而傳統基金透明度有限,所有權記錄、交易歷史和基金營運由實體機構集中管理,對投資者來說可能不易獲取。此外,代幣化基金除傳統合資格分銷渠道外,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亦可交易,支持隨時隨地申購或贖回,不存在時間上延遲。
RWA具低門檻投資等4大優勢
李思聰指出,RWA有4大優勢,分別為低門檻投資、全天候交易、結算速度快捷及提高市場流動性。他解釋稱,投資者通過代幣化能以較低門檻參與高價值資產投資,「就像領展REIT一樣,投資者通過購買一小部份股份,間接擁有了部份商場資產的收益權,而RWA則能進一步簡化這個過程」。
對於市場流動性方面,他指「如果發生國際衝突等緊急情況,傳統股票市場投資者可能因市場關閉而無法應對,但RWA市場可7x24小時運作。」;不過,他補充指這亦要視乎有關資產的本質是否受歡迎,若RWA實質資產為港樓而大家普遍認為樓市會下跌時,交投亦會少,流動性亦會低。
相關文章:
以太幣本周強勢迎十周年 受惠穩定幣及RWA概念 多企仿效微策略「囤幣」
地契仍是紙質文件 難望RWA代幣化
除了優勢外,李思聰認為RWA也面臨挑戰,其中最複雜的是法律確權問題。他解釋,傳統資產交易需要法律文件、政府記錄,買樓亦需正式過戶,而代幣與這些法律程序的銜接存在問題。他坦言,「當我買了這堆代幣,你聲稱它們代表某幢樓的所有權,但這個連結究竟如何建立?當我買了代幣後,該物業是否會轉到我名下?誰負責處理這個轉名過程?若日後有產權爭議需要打官司,法院又會如何認定?」
他更表示,「若發行方聲稱代幣背後有資產支持,但實際上並無意兌現承諾,投資者購買後可能無法確立真正產權,變相成為詐騙。」他強調,以房產為例,只要地契仍是紙質文件,完全的資產代幣化就難以實現。
料政府避免炒作 「非完全反對RWA」
針對市傳中國監管機構對RWA業務持謹慎態度,李思聰認為中央不太喜歡市場出現泡沫和過度炒作,並擔心投資者在炒作中損失後會要求政府負責,「我認為政府並非完全反對發展RWA,而是希望放慢節奏,優先建立清晰的監管框架,避免先有炒作概念,再有實質應用的混亂局面」。
展望RWA的未來,李思聰保持謹慎樂觀,認為RWA市場必然會發展,但不同資產類型面臨的挑戰截然不同,其中已經高度電子化的資產如基金和股票,轉換為代幣形式相對容易;相比之下,房產等實體資產代幣化難度大,因為它們的電子化程度還不夠高。他又提到,滙豐已可購買代幣化黃金產品,可逐粒小額購買,因為黃金交易已經標準化,有合法託管和完善的法律框架,可將黃金以單位形式出售給投資者,反映這種代幣化黃金產品已經成功運作。
相關文章:
穩定幣每筆交易公開透明 恐涉私隱風險 受監管有違「去中心化」?
穩定幣領牌極難爭崩頭 有申請者稱發幣如發鈔 「未來可取代很多小國貨幣」
穩定幣隨時顛覆金融體系 減少依賴SWIFT系統 有望終結美元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