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童身授|我的孩子應接受評估嗎?【598期】

其他
更新時間:16:52 2021-11-13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1-11-11 HKT

早前筆者任教一項特殊幼兒教師的課程,有學員分享,很多時候家長對於是否應該帶孩子接受評估,都有很大的心理關口。部分家長覺得孩子確有特別需要,最常見的是懷疑孩子屬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因為孩子有無盡的精力。


我甚至見過不少父母,在網上找來不同心理症的診斷條件,然後對號入座,認為孩子患有嚴重的心理症云云;另一種情況是即使老師認為很有需要轉介孩子接受診斷及評估,但部分家長可能因為種種擔心而卻步。


向老師了解在校表現
先說說第一個情況。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無時停,然後將這些行為與ADHD劃上等號。其實,孩子本身就應該是精力無窮的。如果父母遇到上述疑難,宜與學校老師了解一下孩子在校的情況。一是因為老師們均受過訓練,而且他們每天接觸幾十名同學,對兒童的行為有較客觀的比較及觀察;二是患上ADHD的孩子不會只在家中有相關徵狀,在學校也一定會顯露出來,但很多孩子在家裏及學校根本是兩個樣子!你試過老師向你稱讚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時,懷疑過老師認錯人嗎?


害怕被標籤
另有部分家長不知在哪裏聽到傳聞,說在兒童評估中心(CAC)的評估結果會影響將來的升學及就業。首先,即使孩子長大後申請政府職位,CAC不會將紀錄移交其他部門;當然,也有父母擔心孩子接受評估後,如有某類特別需要,學校會否出現標籤問題呢?其實,讓學校及老師知道孩子的需要,反而對孩子更好,因此老師們知道孩子的需要及學習模式,他們會調節教學策略,讓孩子能夠跟隨學習進度及節奏。學校也會因應孩子的需要作出調整,讓孩子能更有效學習,並建立自信,迎接未來的學習及人生挑戰。


及早介入的重要
評估後,即使孩子不幸受某種情況困擾,最重要的是專業團隊能夠盡早為孩子訂立訓練方案。大家都知道,愈早介入,治療效果愈好!諱疾忌醫只會令孩子的情況惡化,可能愈來愈跟不上進度。這樣的話,不要說未來找工作的安排,其實連簡單的學校生活、社交要求、學習進度等,他們也未必能適應。


認識強項
除了訓練弱項外,父母也需要協助孩子認識其強項。SEN只是有特殊學習需要而已,但每個孩子都有強項。如果能夠發揮強項,他們都是會發光的小星星!你可能認為我「離地」或「針唔拮到肉唔知痛」,但不要忘記,我也是ADHD患者,而且相關症狀至成年後仍然存在,但只要能夠掌握並發揮自己的強項,雖然我未能成為「小星星」,但至少,兩餐無憂。為人父母,願望不就是這樣簡單嗎?


作者:程衞強(Victor Ching)(香港及英國註冊心理學家、認證靜觀導師,並有多個國際認證專業資格、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及管理學雙碩士學位。曾任本港註冊幼稚園及幼兒學校校監,現時為私人執業心理學家,並擔任多所大學客席講師工作。Victor活躍於傳媒及社交媒體,曾接受電視、電台、報章及雜誌訪問超過數百次。專頁: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VictorChing


延伸閱讀


感童身授|餐桌上的手機【597期】


感童身授|如何改善寶寶不當行為?【596期】


感童身授|扭計瞓街點算好?【595期】




程衞強
程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