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溝通|親子義工跳出舒適圈 領略助人為快樂之本【594期】

其他
更新時間:11:18 2021-10-17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1-10-14 HKT

「快樂不再只是吃喝玩樂,跟孩子一起參與義工服務幫助社會,生活的滿足感更大,因我很希望親自見證孩子成長。」育有兩女的媽媽Meelimami說道。新冠疫情持續,大家長時間未能外遊,卻令Meelimami「覺醒」,反思如何帶領孩子在生活的地方作更深入和具意義的認識和體驗,於是開始帶同女兒參與義工活動。她說平時嚷着要買公主裙的長女「探訪無家者會觀察到他們沒鞋穿、平時怕狗卻會主動關心被遺棄的狗隻。」Meelimami期盼的,是在孩子最需要母親的階段,鼓勵和陪伴她們踏出舒適圈,並建立同理心,將來在社會上能與人互相照顧和體恤。


疫下「圍困」 借機認識社會
這一年多以來,不少人盼望新冠疫情趕快消退,Meelimami選擇轉「困局」為「機會」。「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名老師,我是否可以藉此提早教育孩子深入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Meelimami的女兒悠悠和聿聿分別六歲半及兩歲半,她自去年起帶同兩名女兒參與不同義工活動,「嘗試接觸社會上不同類型的人,令她們不會戴有色眼鏡看待別人,建立同理心。」


衝破心理障礙
要令六、七歲的孩子熱愛義工服務有如「越級挑戰」,Meelimami很欣賞悠悠參與義工服務後的轉變。今年暑假,Meelimami帶悠悠到由非牟利機構開辦的狗場當義工,二人到達現場,站在閘門前已聽到狗吠聲不斷,「我自己都有點害怕」,何況是平日一見到狗就會躲在大人背後的悠悠。Meelimami事前有向悠悠「備課」:「這些狗狗因為流浪或主人有困難,需要獲短期或長期收養,就像小寶寶一樣,不懂得照顧自己,而且當中有很多是被人遺棄,所以很需要我們的關心。」


狗場裏的大狗會留在籠子裏,小狗卻熱情地歡迎義工們,當時有十多至二十隻小狗一起圍着悠悠,她難免感到害怕。看到現場有些狗隻只有三隻腳、有些其中一隻腳較短,悠悠一直將媽媽的話放在心上,竟然主動伸手摸摸籠裏的大狗,也蹲下來撫摸小狗,「後來她更主動幫狗隻更換和沖洗乾淨如廁盤。」Meelimami坦言狗場有這麼多狗狗,清洗如廁盤時難免有異味,「平日女兒在家比較少做家務,被子都未必自己摺,但她居然主動服務狗隻,我看到她願意一步步踏出舒適圈。」


細察社會各人需要
參與義工服務很多時會接觸到背景或能力各異的對象,以及陌生環境。今年中秋前夕,Meelimami便與悠悠參與向無家者送暖的活動,「悠悠沒有刻意跟無家者拉遠距離,而是逐一走到他們面前說中秋節快樂,並踴躍送上月餅。」


令Meelimami更為喜出望外的,是悠悠願意觀察和了解服務對象的處境。Meelimami憶述,當天有一名無家者在天橋底吃香蕉,女兒視綫停留在他身上,Meelimami深怕不禮貌之際,悠悠問了媽媽一句:「為何他沒鞋穿?」Meelimami才驚覺她不只想完成送月餅的任務,更有觀察現場細節。Meelimami遂向女兒解釋無家者並非不想穿鞋,只是可能沒錢買鞋或無人捐贈,這小插曲也令Meelimami更相信親子義工的重要。「孩子年紀太小,未必能馬上吸收和理解眼前的所見所聞,但透過家長從旁指導,就可慢慢建立同理心。」


珍惜擁有的一切
幸福不是必然,Meelimami希望身體力行帶女兒體驗和認識社會的不同面貌,甚至了解別人的不幸經歷,從而「更珍惜所擁有的,不會過分放大自己沒有的東西。」這些道理小孩未能一時三刻領會,今年中秋悠悠因沒有新燈籠而「扭計」,Meelimami於是反問她:「我們是否有需要每年買一個新燈籠?」Meelimami一家有回收習慣,她嘗試說服女兒利用廢物自製燈籠,「那天吃完晚飯後,她就馬上利用準備回收的廢紙、膠樽及重用指環燈做好燈籠。」


Meelimami不諱言女兒與一般孩子無異,「都喜歡吃喝玩樂,有時也想買公主裙,這些都正常不過。」想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減低其自我中心,Meelimami覺得家長身為孩子的第一名老師,更加不可以偷懶,「當小朋友見到家長投入參與一件事,他們自然會仿效起來。」


成立專頁集合親子力量
與女兒攜手幫助有需要的人,令Meelimami作為家長的滿足感提升不少。她鼓勵大家別低估自己的力量,於是帶着聚沙成塔的想法,在今年六月成立facebook專頁「MeeliMami 認真•去玩」,集合家長的力量,一同參與義工和公益服務。「我不反對家長帶孩子吃喝玩樂,但那不應是親子或家庭生活的全部,所以希望透過專頁與不同機構合作,鼓勵更多家長帶孩子擴闊眼界。」


文:劉嘉曉 圖: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升級爸媽】做義工推新興運動 一家三口人際成長




Meelimami(後)首次與女兒悠悠(前)划獨木舟,合力划到小島執拾海洋垃圾。
Meelimami(後)首次與女兒悠悠(前)划獨木舟,合力划到小島執拾海洋垃圾。
Meelimami在今年暑假期間與女兒悠悠參加過三次獨木舟淨灘活動,由戶外活動中心出發,親子合 作划三公里往小島淨灘。在海岸拾到的海洋廢物包括膠樽、玻璃樽、電池、發泡膠餐盒和魚網等。
Meelimami在今年暑假期間與女兒悠悠參加過三次獨木舟淨灘活動,由戶外活動中心出發,親子合 作划三公里往小島淨灘。在海岸拾到的海洋廢物包括膠樽、玻璃樽、電池、發泡膠餐盒和魚網等。
Meelimami一家到荃灣城門水塘植樹,希望樹苗可茁壯成長,為水塘一帶的野生動物提供果實作食糧。
Meelimami一家到荃灣城門水塘植樹,希望樹苗可茁壯成長,為水塘一帶的野生動物提供果實作食糧。
Meelimami(左)早前成為由籽識慈善基金主辦的「『今生不做機械人』延夢計劃 2021」十個得獎單位之一,她希望藉此接觸更多有意提供親子體驗的志願機構。
Meelimami(左)早前成為由籽識慈善基金主辦的「『今生不做機械人』延夢計劃 2021」十個得獎單位之一,她希望藉此接觸更多有意提供親子體驗的志願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