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 新型冠狀病毒‧長新冠 中醫藥有效應對 | 中大說中醫

專欄
更新時間:02:00 2025-07-23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7-23 HKT

回首當年爆發的「新冠疫情」,感覺如事過境遷,其實新型冠狀病毒從未消失,時至今日,仍一直螫伏、伺機進擊,不時有零星小爆發,而且康復者仍然有機會出現令人困擾的「長新冠」後遺症。中醫學上,於防治新冠病毒及長新冠方面,有其可靠的應對方案。文:陳晉柔 部分圖片:資料圖片

全球超過7億病例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截至2025年5月,全球病例數目已超過7.77億。當中約10%至20%康復者仍受「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俗稱「長新冠」)影響生活。世衞定義感染新冠後三個月症狀持續或出現新症狀,症狀持續最少兩個月,且無法以其他醫學診斷解釋的症狀統稱為「長新冠」。

襲呼吸道以外器官

  中醫認為,「新冠」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疫氣」由口鼻進入,首先影響肺臟呼吸系統,進而影響脾、胃、大腸消化系統;少數病例可影響心包、肝、腎等,中醫治療以三因制宜和辨證論治為原則,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以緩解症狀及協助康復。而「長新冠」多屬「疫病」範疇中因肺脾受損及氣陰兩虛,導致身體出現「邪去正虛」或「正虛邪戀」的各種症狀,治療原則以扶正祛邪為主。

配合多種輔助療法
  中醫藥應對新冠及長新冠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使用中藥治療,配合針刺、食療、運動療法等達到治療目的。
  如懷疑出現新冠後遺症,應及早求醫,積極治療,日常多運動、規律作息、飲食均衡、調暢情志、注意病後調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預防疾病遷延不癒及反復發作。切忌諱疾忌醫、忌勞力、勞神(精神上操勞,例如用腦過度)、房勞(房事過頻)、切勿自行使用中西成藥或「食療方」,錯誤使用藥物而導致病情加重。

長新冠症狀繁多
  如果你曾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出現長新冠常見症狀,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病徵,並感覺日常生活因症狀而受一定程度影響,便有可能是罹患「長新冠」。普遍症狀包括:
‧疲倦
‧咳嗽
‧咽喉不適
‧氣短氣促
‧心悸
‧脫髮
‧腦霧
‧睡眠障礙
‧記憶力及注意力問題
‧味覺或嗅覺異常
‧食欲不振
‧腹脹
‧腹瀉或便秘
‧抑鬱或焦慮等
‧頭痛、頭暈
‧月經失調
‧肌肉或關節疼痛

參加長新冠臨床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正進行一項針對長新冠的臨床研究,比較中西醫常規治療對改善長新冠患者生活質量的療效,邀請年齡介乎6歲至80歲,出現長新冠症狀的患者參與。

  此外,本研究所亦正招募剛感染新冠並有發燒症狀之人士加入一項中藥治療研究,有意者可致電或WhatsApp 6082 2583查詢,又或填寫登記表,參加研究。
登記網址:https://cloud.itsc.cuhk.edu.hk/webform/view.php?id=13680076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
註冊中醫師
陳晉柔

除了呼吸道系統器官,脾臟、胃、大腸消化系統也可受波及。
除了呼吸道系統器官,脾臟、胃、大腸消化系統也可受波及。

 

新冠病毒可引發長期綜合後遺症。
新冠病毒可引發長期綜合後遺症。

 

諱疾忌醫或自行應用中西成藥、食療方等,容易提升病情加重的風險。
諱疾忌醫或自行應用中西成藥、食療方等,容易提升病情加重的風險。
陳晉柔
陳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