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高鐵「軟件」仍須努力(一) | 北漂見聞
更新時間:02:00 2025-07-21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7-21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7-21 HKT

內地首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由2008年通車至今已過去17年。據國家鐵路局統計,截至2024年底,中國高鐵(含香港段)總里程4.8萬公里,已是全球擁有高鐵最長的國家。如今,G字頭班次的高鐵時速普遍達300至350公里。從筆者所在的北京,1小時可抵天津,3小時能到濟南,5小時可達上海,8小時更能直通大灣區。
不過,高鐵「硬件」大躍進的同時,「軟件」仍需努力:許多車站的管理水平與效率欠佳,導致老百姓依然不得不承受擠逼,甚至可稱得上是狼狽的乘車體驗。尤其本月適逢暑期出遊旺季,筆者前幾日的高鐵乘坐經歷簡直堪稱「災難級」。
事緣內地所有高鐵班次,只在列車出發前15分鐘開閘檢票,但國人向來習慣未夠鐘就早早在閘機前等候。於是臨開閘15分鐘甚至30分鐘,閘機前已排起長人龍。筆者於開閘前到達檢票口,依舊見到長長人龍,但誰料臨開車前5分鐘,排在前面仍有幾十人,而且向前移動速度極慢。
眼看即將錯過列車,心急如焚的筆者只得厚着面皮到閘口「打尖」,才有驚無險成功上車。而就在入閘的同時,筆者聽到工作人員如夢初醒般向人龍喊話「xx次列車的乘客,列車即將開出,請即刻前往檢票口,不用排隊」。話畢不少原本排在人龍中的乘客匆匆上前,爭先恐後「奉旨」打尖。
即使成功入閘,乘客仍需要乘搭扶手電梯落月台,然後在十幾節車廂中尋找相應編號的車廂上車。如車廂距離扶手電梯較遠,可能需要上車先再從車內走廊行至相應車廂。如此一來,車廂內原本只夠一人通行的走廊又阻塞起來。筆者最近一次從8車行至14車,列車已啟動但仍被困在走廊上,直到開車數十分鐘後才行到指定座位坐低。此時已滿頭大汗,體驗認真窘逼。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