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處驗船主任:當時不知船總長度一成規則
發佈時間:03:00 2025-05-27 HKT

兩船相撞致39人罹難的南丫海難昨展開第15日死因研訊,時任海事處驗船主任憶述,於1996年曾負責覆核由驗船督察審批的「南丫四號」穩定性計算書,惟當時不認識「船總長度一成」規則,故不知道船尾的舵機房和油箱房應視作一艙計算,遭遇難者家屬方質疑其說法與2013年調查委員會的證人供詞不符。已退休高級驗船主任則供稱「南丫四號」的圖則「唔係咁理想啦,可能會引致人誤會咗,或者忽略咗無對細節」。
在1996年負責覆核「南丫四號」穩定性計算書的時任海事處驗船主任梁維學提及,他曾在英國主修船舶機械工程,早在1989年加入英國勞氏船級社任驗船主任,並在1993年回流加入海事處。他確認在1996年有看過驗船督察何啓德準備的「南丫四號」穩定性計算書,當中顯示舵機房與油箱房錯誤地分開計算,他庭上直認不認識「船總長度一成」規則,亦「未應用過」而「唔知道」在計算「南丫四號」的穩定性時,應將兩艙合併地視作一艙計算。
南丫四號圖則「寫得有啲唔清晰」
梁維學補充,當時僅檢查船破艙後會否浸過水線,觀察數據指標是否正常,惟確認是最終把關數據準確性的人。其後他突然表示在是次海難發生後,因其他工作關係而接觸過「船總長度一成」的規則。
代表遇難者家屬的大律師譚俊傑引述2013年的調查委員會中,梁維學不但詳細地解釋過傾斜測試及穩定性計算的做法,更解釋了「船總長度一成」規則,然而如今卻聲稱當年不認識「船總長度一成」規則,他沉默約1分鐘後回應「解釋唔到」,補充「我唔知有呢份嘢」。
譚俊傑質疑他在1996年出現疏忽而「講大話」,他反駁「如果我有睇過嘅話,無理由特登唔做」。譚俊傑續指,「南丫四號」的穩定性計算書違反了「船總長度一成」規則,為何他仍在蓋上「Seen」的印章,他表示「Seen係有睇過,睇個範圍係幾多就唔知」。
退休高級驗船主任梁榮康供稱,在1989年加入海事處僅數月就被調職,在海難事故發生後才再度返回本地船舶安全組。他直言,即使船隻經中國船級社檢驗並獲發及格證書,海事處「通常都係重新檢驗」,且「最多同事檢驗時信心大啲」。
他續稱,海事處職員在檢驗船隻內部時普遍不會帶備圖則,惟若發現兩艙之間存在通道口,則會「合理懷疑」是否需要安裝水密門。死因研訊主任引述「南丫四號」的分部及艙壁圖疑出現不一致,他回應「就寫得有啲唔清晰」。
計算穩定性出錯 海事處無發現
死因研訊主任關注海事處在收到破艙穩定性計算書後的程序,梁榮康稱驗船督察會將數據輸入電腦重新計算,核對結果後交給驗船主任審批,驗船主任亦會檢查資料是否準確。他同意若船廠在計算時出現錯誤,負責的驗船督察或驗船主任理應會在覆核時留意到出錯,然後交回船廠重新計算。死因研訊主任指出財利在1995年及1998年錯誤計算「南丫四號」的穩定性,惟海事處的驗船督察及驗船主任均沒有發現出錯。
已退休總驗船督察吳永成曾任職海事處本地船舶安全組的船體科,沒有參與過「南丫四號」的任何船隻檢查及圖則審批等項目。吳永成稱若船隻在國外檢驗後發出合資格報告,海事處會「信賴佢地報告」,不會再次檢查。
案件編號:CCDI-1075-1113/2012(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