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存貸利率「雙降」之後(一) | 北漂見聞
更新時間:02:00 2025-05-26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5-26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5-26 HKT

美國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錄得負增長0.3%,聯儲局進一步減息遙遙無期。反觀錄得增長5%的中國內地,本月卻接連出現存貸款利率「雙降」的情況。
首先是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全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與5年期分別低至3厘和3.5厘;隨後國有銀行如工農中建,以及招行、中信、民生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乃至上海銀行、北京銀行等地方性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綜合市場數據,最新1年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厘,3年期與5年期存款利率亦分別只有1.3厘和1.35厘水平。
內地存貸款利率同時下降,表明經濟前景依然面臨較大壓力,當局希望企業與個人多貸款、多消費政策意圖。然而,市場對此卻並不買帳。過去一年,筆者身邊的同事朋友以及社交網絡上,討論得更多的並不是如何使錢,而是在減息環境下如何尋找定存的替代產品。作為傳統定存產品替代品的「大額存單」,一度成為市場新寵。
該工具的發行機構為銀行,其特點為可轉讓,息率略高於傳統定存,屬於介於定存與債券之間的低風險產品,最熱門時需要「搶」先至能購買到。但隨着今次存款利率下調,大額存單的高息優勢亦不復存在,有報道引述銀行的客戶經理稱,越來越多客戶轉向查詢短期理財產品。可見即使存款利率持續下調,市場出現的亦只是「存款搬家」效應,資金並未轉化成購買力刺激消費,催谷經濟有待再接再厲。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