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中國電商 歐盟G7擬對廉價小包裹徵稅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5-2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5-22 HKT

  圍堵中國電商,歐盟、七國集團(G7)、日本正考慮對從中國(包括港澳)進口的廉價小包裹徵稅,加入美國等加強小包裹進口監管的國家行列。歐盟周二表示,準備對每年湧入歐盟的小額包裹徵收每件2歐羅固定費用,這類包裹絕大多數來自中國。中國外交部昨日回應,望歐方為中企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目前,法國已推動對此類包裹徵收費用,英國在考慮採取類似舉措,G7和日本亦在討論相關問題。中國線上零售商Temu和SHEIN等低價商品出口模式正面臨嚴峻挑戰。
  歐盟主管貿易事務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告訴歐洲議會議員,小額包裹每件2歐羅的固定費用預計由電子商務平台支付,目的是協助歐盟因應大量廉價商品湧入所帶來的種種挑戰。
去年約46億件小額包裹進歐盟
  去年約有46億件小額包裹進入歐盟,平均每秒超過145件,其中91%來自中國。歐盟預期數量還會攀升。目前價值低於150歐羅、直接寄送消費者的包裹享有免關稅待遇。這類廉價商品時常經由中國電商平台Temu和Shein等銷售。
  G7亦開始磋商對供應過剩、價值低廉的中國產品徵收小額關稅。G7財長會議周二在加拿大開幕。加拿大財長商鵬飛提到,G7將採取進一步措施以遏制中國產品供應過剩的問題。
  日本政府稅務專家小組上周就小額包裹免稅制度展開討論,重點關注市場公平性問題,以及該渠道可能被用於夾帶毒品或仿冒品入境。從SHEIN、Temu等平台寄往日本的小包裹,未來可能需繳納約10%消費稅。目前,日本對貨值低於1萬日元的小包裹普遍給予免稅。本月稍早,美國終止對來自中國、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開始徵收54%關稅。
  DHL回覆《星島》指,目前評論歐盟和日本情況「為時尚早」,會繼續按相關海關條例和法規,繼續處理進口貨件,關注重點仍是有效支援客戶和促進國際貿易。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表示,相關加徵定額手續費或稅項措施,現階段對本港電商影響不大,相信未來增加的成本亦會轉嫁至由消費者承擔,「可能會逼到一些買家重新思考,例如買日用品這一類小包裹,現在的環境下是否要入定貨,或買夠數量,相對稅款就可能平啲」。他建議,本港電商目前階段可多做宣傳,「話唔定亦都是一個契機去推銷生意,買大個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