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積金料4連升罰款研兩級制
發佈時間:03:00 2025-05-19 HKT

本港近日接連出現大型飲食集團倒閉、地盤拖薪等現象,整體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情況亦有加劇。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估計,今年拖欠強積金供款個案可能出現「四連升」,又承認去年有高達1300萬元欠交供款「追不回」。他透露,正與政府商討,將現時劃一的拖欠附加費分作「兩級制」,拖欠日久者或需加10%附加費。有經濟學者認同,做法有利提高阻嚇性,更倡對屢犯者作「預繳式供款」安排。有工會指,若僱主真的破產加附加費亦無效,倡當局仿效「破欠基金」為工友提供保障。
強積金欠供情況逐年加劇。翻查年報,積金局在2021至24年的3年間,分別向拖欠供款個案發出約31.7萬份、34.7萬份及37.6萬份「付款通知書」;當中屬「屢次拖欠」個案的僱主,更由43人增至120人,增幅達2倍。鄭恩賜昨在電視節目表示,過去3年出的「繳款通知書」平均每年多6至7%,今年估計情況相若,或「再多一點」,即會連續第4年上升。他指,個案增長或與僱主暫時有資金周轉困難,未能即時繳交供款有關,強調絕大部分僱主在收到通知書後,都會「補交」供款。鄭又謂,飲食業、建造業、零售業拖欠情況較多,主因與「拖延一點時間」,讓現金流增加後才交款相關。
工會倡設基金保障打工仔
鄭恩賜又謂,去年成功追回1.9億元欠款,但承認有300多宗、約1300萬元無法追回,但強調「數字不大」,僅佔每年800至900億元供款的一部分,「即使目前沒有(破欠)基金也好,也能補回這損失」。他續指,目前僱主拖欠供款一律加徵5%附加費做法「有改良空間」,正研究分層加幅,但具體增幅待定。
對強積金行政費一般達1.35%被指高昂,鄭恩賜指隨着明年有望實現「強積金全自由行」,行政費有望再減,下月亦將公布「全自由行」的諮詢結果;另會檢討「懶人基金」,預計未來一、兩年完成。
學者指上調做法提高阻嚇力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大部分僱主在收到通知書後繳付,反映他們並非「無錢」,而是將「現金流撥作他用」,故通過上調附加費,有助提升阻嚇力,令僱主優先考慮作供款。對屢次欠繳者,他提倡可作「預繳式供款」,「如連續兩個月遲交,除要警告及補交外,還要額外再加2個月供款;一旦公司日後結業,也可用該筆錢賠償」。
飲食業職工總會總幹事招冠聰表示,飲食業近期屢現突然結業情況,不少僱主在結業前數月便停繳強積金,而這筆錢恰恰是工友的退休保障,「要追回需向積金局檢舉立案,若僱主一直拖欠,便要作民事索償,但訴諸法庭也不定能追回欠款,因僱主可能破產或離開香港逃避」。招續指,工友的欠薪受破欠基金保障,但強積金無類似安排,冀政府可設立類似基金,或從破欠基金撥款用作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