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旅遊攻略湧現小紅書
發佈時間:03:00 2025-05-09 HKT

小紅書湧現「AI旅遊攻略」,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AI與旅遊結合並不是近期才出現的新事物,旅遊業更是最早期使用大數據和AI整理資訊的行業之一,特別是線上旅遊平台,但他強調「AI只不過是輔助服務」,而且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導遊。另一方面,本報訪問了一位剛去完青島旅行的大學生黃靖琳,她直言僅花了10分鐘已製作出3天的行程規劃,認為可節省大量收集和整合訊息的時間。
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整體訪港旅客數目約110萬人次,按年大升22%,當中內地旅客約92萬人次,按年升約20%;其中不少內地旅客選擇不跟團,並主要參考小紅書攻略或跟AI推薦的路線觀光。本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亦指出,應針對旅客喜好收集和分析資料,研究開發新旅遊配套服務,並掌握KOL和內地媒體推介的景點和路線。
可根據喜好推薦目的地
27歲的北京大學學生黃靖琳近日在計劃與男友的三日兩夜旅行時,利用ChatGPT進行旅遊規劃。當她起初尚未確定目的地時,先告訴ChatGPT其偏好,包括「希望找一個有人文景觀、離北京較近且擁有特色美食的城市」,而在AI推薦的幾個選項中,最終選定了青島。
其後,她再向ChatGPT發出指令,要求行程不要過於密集,每天只安排2至3個景點,AI隨即迅速生成了完整的3天行程,包括何時抵達青島並入住酒店、每天甚麼時間參觀哪些景區,以及這些景點的特色和美食,甚至會提醒哪些地方人少適合拍照。整個規劃僅花費了10分鐘,相比於傳統方式,她坦言節省了大量時間,又指「若全靠自己做旅遊行程,所花費精力是不可想像的多」。
酒店及交通上網確認更妥當
不過,黃靖琳指AI在酒店價格及交通費用比較方面,尚未能完全滿足其需求。雖然阿里巴巴(9988)旗下旅行訂票平台飛豬已推出AI功能,可安排每日行程,以及根據用戶需求比較酒店價格和交通選擇;然而,黃靖琳仍持謹慎態度,「我擔心這些平台可能以推廣廣告為主,未必能提供最具性價比的選擇,最終還是需要自己核實實際價格」。
另有遊客指出,不能完全依賴AI給予的規劃。根據美國留學生許若怡透露,她曾用AI來規劃從華盛頓到亞特蘭大的公路旅行,結果提供了一系列景點建議,並列出了大致的行車與遊覽時間,看起來能在兩天內完成。然而,當她在Google上核對資訊時,發現AI提供的時間估算存在明顯誤差,例如AI標示為3小時的行車路程實際需要5小時;原本預計晚上7、8點能抵達目的地,實際查詢後發現可能要到半夜才能到達。
許若怡認為,AI在旅遊規劃中的角色更適合作為靈感來源,特別是當你對目的地完全陌生時,但關於具體的行車時間、路線選擇和住宿安排,還是需要自己上網查詢確認更為妥當。
港業界夥科大預估交通狀況
事實上,為應對不斷增長的旅客流量和服務需求,本港政府去年底已公布《旅遊業發展藍圖2.0》,利用電子平台、大數據和AI等科技,積極推動智慧旅遊發展。崔定邦表示,旅遊業在前期規劃與資料收集方面,AI可用於設計路線、推薦與篩選景點;在產品開發階段,AI亦可協助構思、設計宣傳品及圖像設計。至於交通管理,他更透露正與科大合作,通過GPS、相機和AI預估交通狀況,特別是旅遊巴士的交通情況,幫助整體交通控制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