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奔走尋線索解救困屋虛弱獨居翁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5-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5-05 HKT

  一名7旬獨居老翁去年在家中跌倒無法動彈,斷水斷糧接近兩日,其僱主因與伯伯失聯而報警,港島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人員鍥而不捨地追查伯伯去向,迅速成功鎖定其住處,及時將身體虛弱的伯伯救出。參與行動的警員林嘉茵和劉文祥表示,成功救人讓他們深深感受到警務工作的意義,「不止是單單處理一宗案件,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社群,設身處地,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提供協助」。
負責當日調查及搜索工作的警員林嘉茵(阿Ka)透露,去年12月1日接到失蹤事主的僱主報案,指事主未有如常上班,且無法聯繫,港島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下稱「調查組」)接手調查,其後得知伯伯失聯前曾表示頭暈,且早前與僱主的電話對話中疑似出現中風跡象,調查組認為伯伯可能在家中暈倒,情況不容樂觀,於是立即展開行動,派出約10位人員分頭調查。
翻查大量閉路電視確認住址
  「調查初期,線索相當有限,伯伯向僱主登記的地址不正確,因為曾經搬家,調查組僅掌握他在土瓜灣十三街一帶居住,惟該區為舊區,遍布『三無大廈』,因此搜索有一定難度。」另一名參與搜查行動的警員劉文祥(阿祥)指出,調查組兵分多路,一邊翻查閉路電視,一邊向附近店舖及居民查問,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3小時不懈努力,一名店主向人員表示曾見過失蹤伯伯,於是集中翻查附近閉路電視,拼湊出伯伯的行蹤,最終成功鎖定其居住大廈,「伯伯或許在每個鏡頭中僅出現幾秒,但為捕捉這幾秒的畫面,哪怕需要耗費再多的時間和精力,都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人員在大廈內逐戶拍門,後來有住戶提供線索,終於找到伯伯居住的劏房單位。阿祥續指,在單位門外聽到伯伯虛弱的聲線回應時,眾人相當激動,未幾得知伯伯因跌倒無法移動,十分擔心其身體狀況,決定破門進入單位,而在等待消防及救護人員到場增援期間,人員持續與伯伯溝通,透過聊天讓他維持意識清醒,並安撫其情緒,「入屋後見到伯伯,他獨自躺在狹窄的廁所內,一隻腳因長期浸水開始出現潰爛,幸好尚算清醒,還能與我們交談,大家才如釋重負」。
  據悉,伯伯兩日未有進食和喝水,若非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阿祥感言,在時間緊逼和線索有限的情況下,該次搜索工作具有一定挑戰性,全賴調查組人員分工合作,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線索和機會,加上路人和熱心市民提供消息,最終成功拯救生命,「不但獲得成功感,更深深體會到警務工作的意義」。
尋回事主後續跟進防再失蹤
  調查組的工作不僅是尋人,後續跟進亦是重要一環。阿Ka補充指,成功尋回失蹤人士後案件並未真正完結,人員會盡可能了解更多案件細節,期望得悉失蹤原因,並就情況提供協助如轉介社工,若失蹤人士是患有腦退化症等容易走失的長者,會免費派發定位裝置,以減低走失風險,「我們希望為失蹤者及其家人提供適切建議,盡力從源頭協助他們」。
  人員及後聯繫到伯伯久未聯絡的弟弟,並收到其寄來的聖誕賀卡,內容提到感謝警方的努力。今次救人事跡更讓港島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獲九龍金域扶輪社「社區服務獎」提名,阿Ka笑言,盡力救人和服務市民是他們從警的初心,不求任何回報,「最重要是能夠幫到伯伯,這就是最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