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買美貨「着數」 藥房冀靠價差吸客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4-30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30 HKT

  但在中美關稅戰變幻莫測之際,本港零售業或可開拓商機。有藥房店員稱,店內約3分1貨品來自美國,以維生素、魚油等較受內地客歡迎,冀在本港「零關稅」優勢下,可利用比內地買「更划算」的價差吸引顧客。有零售業界人士指,業界須把握五一黃金周,推出特色本地文化商品吸客,以長遠提升本港吸引力。
  土瓜灣一間藥房店員李先生向《星島》表示,店內約3分1貨品來自美國,整體價錢未有波動,推測關稅戰對售價的影響需3、4個月浮現,冀因本港零關稅,令在港銷售的美國貨較內地更有價格優勢,「進口貨對內地客始終有一定吸引力,暫時會先觀望需求,再考慮是否入更多美國貨」。
  李續指,現時全球經濟不景,不少內地客在長假期也選擇國內旅遊,來港者的消費力亦大不如前,料「五一」生意與去年相若,「內地客以前一次花費近千元買六七件、十多件貨,現在一件起兩件止,消費額大約百多二百元」。
  尖沙咀遊客區一間藥行的負責人王先生表示,店內約一成保健品及藥品來自美國,以深海魚油較受歡迎,惟目前未見有內地客專門搶購。他說,通關後面對港人北上熱潮,加上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整體客流及生意每況愈下,料五一生意額較去年跌2至3成,「人會多,但真來購物的不是很多,可能來香港深度遊、看風景,生意真的一年差過一年」。
歎旺丁不旺財  生意料跌近3成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會務總幹事林志忠表示,關稅戰下人民幣匯率波動,短期而言對遊客心理上未必有太大影響,但長遠會影響其購買意慾。他稱,現時內地遊客來港消費習慣改變,對零售業有一定衝擊,但本港零售業也可作「創新的改變」,如可通過製作結合香港本地文化的產品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