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教宗選戰」 | 油尖多士

專欄
更新時間:02:00 2025-04-30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4-30 HKT

  教宗方濟各去世,梵蒂岡將召開閉門會議選出新的教宗。此一過程在今年奧斯卡提名電影「教宗選戰」有詳盡的描繪。

  這齣電影雖然按照奧斯卡要求的政治正確元素,在結局設計了一個懸念,但揭曉答案之際卻一點也不意外,無論如何,這齣電影的主題無關政治正確,而是當今羅馬教廷的尷尬狀況。

  電影中的選戰也是各種勢力之間的鬥爭,有意大利的「本土派」,有以非洲裔為代表的「前殖民地派」,有西方自由主義的「進步派」,以及男主角這種身為前教宗親信,對候選人資格要求非常嚴謹,「揸正嚟做」,不講情面的「獨立派」。

  在電影中,梵蒂岡的一群主教不像神父,更像政客,區別是他們披着更加華麗誇張的長袍。各候選人比拼的,到底是傳教、布道的工作,還是像政客一樣論資排輩,講究人脈網絡,答案也不難猜測。

  電影一開始用一組鏡頭顯示主教入住的酒店正在裝修,舊款有線電話被丟棄,神父在玩iPhone,修女穿着運動鞋,參加會議人手一具行李箱,與遊客相仿,一切都看似與時俱進,但不變的是權力架構的核心:修女完全沒有參與會議的選舉權,只是做文書、訂機票或準備晚飯的僕從。電影中,即使最激進的「進步派」,也根本不會提出這個議題。

  所謂的與時俱進,只是外在硬件如電腦、手機等設施的更新而已,這一疑問,令人聯想到教宗方濟各上任時一度展現的「新氣象」:節儉、包容、多元,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古老的教廷到底應該更新到甚麼地步,又應該守住甚麼底線,在方濟各任內,並沒有清晰的答案。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