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削聯儲局獨立性 製金融炸彈禍全球

社論
更新時間:03:00 2025-04-2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3 HKT

  特朗普再一次批評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減息速度過慢,甚至用上「大輸家」、「太遲先生」等情緒化的名詞去羞辱對方,兩人關係之惡劣,已是清楚不過。事件背後是白宮和美聯儲之間的博弈,金融市場擔心後者的獨立性會受損,淪為一個專門服務特朗普政治議程的附庸機構,道指在前天瀉近千點就印證了這種擔憂。假如特朗普繼續施壓,甚至在有法律爭議的情況下將鮑威爾革職,那麼金融市場陷入動盪,並非危言聳聽。
根據經濟數據確定息率
  特朗普2.0上任3個多月,以關稅戰為主的「逆全球化」措施,重挫美元資產多年以來的信譽,長遠而言,甚至會對美國金融霸權造成深遠影響。短期來說,美國面臨着物價飆升、經濟增長停滯的風險,這點主流經濟學家已經警告過。在這中間,美聯儲承擔着很大的責任,既要確保物價平穩,又要促進就業,如何將上述「雙重職責」都做好,拿捏得宜,考驗鮑威爾等美聯儲理事的功力。
  美聯儲自1913年成立以來,一直都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掌舵者,實際上,也是全球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獨立於白宮,這可確保理事們擺脫政治官員的干擾,可以根據經濟數據而非政治考量確定息率。歷史經驗證明,市場對這種制度設計比較有信心。現在的困局在於,美聯儲面對的是一位事無大小都要管,包括試圖染指息口決策權、藉此配合其政治議程的總統,所以整個「玩法」就變得不那麼簡單。
  道指、納指、標普500已從今年最高位下挫約15%、21%和16%,足見美國金融市場氣氛極不理想,這一切都是特朗普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所造成的。但他對自己所造成的破壞不以為然,甚至還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鮑威爾而言,如果配合特朗普的要求,加快減息步伐,那一定會加劇通脹,違背美聯儲維持物價平穩的職責,實際上亦犧牲了美聯儲的獨立性;如果拒絕特朗普的要求,屆時特朗普就可將經濟衰退的責任,歸咎於鮑威爾拒絕減息,讓他做替死鬼。所以對鮑威爾而言,現在正處於一個兩難的局面。
  全球金融市場最希望的,就是美聯儲維持獨立性。假如特朗普最終解僱鮑威爾,而繼任人又是一個對白宮完全忠誠的木偶,那麼後果必然非常嚴重——金融市場大概率崩潰,投資者一定更加不安,美股更加波動,市場人士將會要求更高的通脹風險補償,結果導致長期利率上升,變相壓抑經濟活動。這對美國甚至全球經濟復甦,肯定是不利的。
鮑威爾沒屈從白宮
  值得一提的是,鮑威爾是特朗普提名、在2018年出任美聯儲主席的,當時很多人都以為他是特朗普的「人馬」。但事實證明,他維護美聯儲獨立性的決心相當堅定,沒有放棄獨立議息,算是一條硬漢。另外,根據法律界人士所講,美國總統其實不一定可以輕易「炒掉」美聯儲主席,而財長貝森特亦認為「炒人」風險太大,這意味着鮑威爾也許可以順利完成任期。但哪怕如此,像特朗普那樣頻頻高調抨擊美聯儲議息,雙方的博弈無日無之,終究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