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門診劃一250元 覆診增幅逾兩倍
更新時間:03:00 2025-03-26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3-26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3-26 HKT

今次改革中公院門診加幅尤其驚人。專科門診覆診劃一將診症費提升至250元,增幅最高達212%。過去的家庭醫學專科門診,亦會與普通科門診合併為「家庭醫學門診」,每次診症費為150元,是過去最低50元的3倍。同時,門診每項藥物收費也上升,藥量亦由最多16周減至4周。即過往在專科門診,病人只需花15元便可取得16周藥物,未來若要取同等藥量,便要花費80元;以往普通科門診的「0藥費」,也變為5元才可取4周藥。
最多取4周藥物
盧寵茂強調,現時約60萬綜援和75歲以上領長生津人士,在公院求診仍然是費用全免,且預期有更多低收入人士,可受惠於今次改革。他認為,將新收費與舊費用比較並不恰當,因過往部分項目如MRI是不收費,單純論增幅是「無限大」。他強調,引入共付比率是「可負擔水平」,也是令公營醫療「可持續」的一途。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門診費用上調幅度,是與「慢病共治」中看私家醫生的「共付額」看齊,強調未來家庭醫學門診主力照顧弱勢社群,作為他們的「家庭醫生」,期望加價後促使「負擔得起」的市民離開公院門診,到私家診所求醫。消息續指,因公院專科門診服務專業,且藥費便宜,吸引不少有經濟能力市民留在政府覆診,不少人目標更只是取藥,「專科藥物非常昂貴,故期望調整藥費,拉近少少公私營差距。」消息更強調,門診加價幅度仍未達到目標,預告未來一定會繼續調整。
至於政府目標將資助率降至90%,但總承擔不變,是否意味未來向醫管局撥款的實際金額會「封頂」在千億水平,政府消息人士指,在人口老化及醫療進步下,政府向醫管局只會持續增加撥款,醫管局開拓新收入,只是為將資源「最大化」運用,「如政府畀100元,新收入可用來加服務,病人等同享受到110元的效果。」
最Hit
50年代童星老戲骨慘被無視?被新晉演員助手當眾鬧坐錯位 高EQ化解:無謂令自己尷尬
2025-05-04 09:00 HKT
平價傢俬反攻香港!逾千尺實體店逆巿開張 巿民拒買:款式幾靚但唔啱香港
2025-05-04 10:59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