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 矢志創造平等學習環境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4-05-24
發佈時間:03:00 2024-05-24

  從第一代「補習天后」致力幫助學生的成績、名次向上游,到今日褪下光環,梁賀琪(June)創立「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改善教育問題的根源。她提倡創造一個不理貧富、只在意學童學習態度的平等教育環境,鼓勵年輕人勇於力爭上游,朝夢想而行,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如此改變,全因補習中心經常受到家境清貧、苦無向上游機會的學生求助所啟發。 
本港第一代補習天后梁賀琪(June)是遵理集團創辦人,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她出生於1960年代基層家庭,以優異成績考入香港大學文學院翻譯系及於歐洲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博士學位,親身實踐「知識改變命運」,創辦補習社後亦親眼見過無數學生在培養國際觀及升讀知名院校後成功「向上游」,因此決心創立「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為青少年提供向上游的原動力。
至今已惠及近10萬學生
  回想當初,基金因出現需求而誕生,June說,「早於1989年在元朗創立補習社時,已有家庭經濟遭逢困境的學生向我們求助,或有街坊的子女收到政府機構或學校的英文信件看不明白,在我們幫忙翻譯信件後需要進一步協助。」她坦言,當時並不覺得「幫人」等於做慈善,未覺得有需要將善行「系統化」,「後來,前來求助的人越來越多,同事建議建立一份表格,讓求助人士填表並依序提供協助。發展至2010年,我們已頒發多項獎學金,為有心讀書亦有潛力向上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及學業資助。自2015年起,我們以『遵理教育基金』名義推行向上游獎勵計劃,希望創造一個平等教育環境,協助青少年向上游,克服困難,實踐擁有無限可能的人生。最終,於2019年正式成立香港政府認可的非牟利慈善機構『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將善團規模進一步擴展。」
  June相信無論青少年來自貧窮或富裕家庭,也應該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和學習機會,掌握自己的人生,至今已惠及近10萬名學生,「與其他慈善機構不同,我們除了幫助來自基層家庭的青年,部分來自中產家庭的學生,礙於視野所限,並未了解未來發展的路向與機遇。例如,他們會以為入讀牛津、劍橋的機會只屬於萬中無一的尖子,從升學專家及遵理學兄學姐的經驗分享,才知道牛津、劍橋或清華、北京大學並非遙不可及,只要訂立目標及實行計劃,亦有機會入讀心儀的頂尖學府。」基金於本年2月舉辦頒獎禮,頒發獎學金予29名學生,同場舉行「培育香港學生國際觀座談會」,由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分享建立正確國際觀對將來選擇人生志向的重要性,其他嘉賓亦引領學生思考自身如何理解中國文化並建立國際觀。June亦曾在哈佛大學主辦的「哈佛中國教育論壇2015年會」擔任演講嘉賓,勉勵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力爭上游。
集社會賢達 助青年順流
  面對充滿挑戰與不確定的環境,企業需要有韌性,才能逆風前行;同樣地,人也需要韌性,去面對各種逆境。June認為,學業成績或家庭背景並非青年「向上游」的決勝要素,「Resilience(韌性)代表個人即使面對逆境,仍持續追求目標,不受壓力影響。」June指,每人都會遇到挫折、意外或打擊,感到沮喪、悲傷或陷入低潮,但擁有「韌性」此人格特質,在任何情況都能積極正向、努力奮鬥,「現代青年自小面對紛亂多變的世界,抗逆力比上一代更強。曾有一名學生遭遇家庭巨變後成績變差,但得到社福機構的支援後,成績突飛猛進,名列前茅。我們應相信青年並培育他們的韌性,當遇上有能力、決心及毅力的學生時盡力幫一把,讓他們承傳上一代的智慧與機遇,助他們跨越逆境,順流向上游。」June補充,基金不限於幫助本地學生,跨境學生及少數族裔學生亦可得到支援與資助。
  「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的四大委員會包括顧問委員會、社區及青少年服務專責委員會、環球視野賦能委員會及大灣區HKDSE發展智庫委員會,各負責不同範疇,其中環球視野賦能委員會(Global Vision Empowerment Committee,簡稱GVEC)的成員主要是「學霸」名人,曾舉辦「衝清北、闖牛劍、入八大」向上游升學分享會,由院校畢業生及成功申請人士分享獎學金申請、面試錦囊及院校收生資訊,助有志升讀全球百大院校的青年實現夢想。而大灣區HKDSE發展智庫委員會(Think Tank for HKDSE Development in GBA,簡稱TTDD)成員包括全國政協、前港府官員及大學教授,現任TTDD成員之一的黃錦輝教授曾指出,香港中學文憑(DSE)與內地高考有不少重疊內容,如今有超過600間海外院校認可香港DSE,有助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教育合作。
引入數據分析優化服務
  曾受惠於向上游獎勵計劃的學生背後各有感人故事。剛於今屆榮獲中學組「向上游卓越學生獎」的中四學生何沛橋,就讀小六時確診「1型糖尿病」,在努力習慣與疾病共存時,其中國語文成績跌入低谷,後來調整心態及學習計劃而取得全級第一的佳績。另一位自小因有言語障礙,需要一直接受治療的中四學生黃孝庭,努力將勤補拙改善自身不足,亦獲得中學組「向上游卓越學生獎」。大部分得獎學生都會加入基金的義工團隊,在社區及青少年服務專責委員會帶領下,解決學弟學妹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勉勵他們實踐抱負與夢想。
  未來是數據化的世界,明年「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踏入第十年,June預言將引入數據分析優化基金的工作,「我們將於7月與STEM PLUS合作,在亞洲博覽館舉辦大灣區香港一條龍學校教育展,透過數據化的評測,讓學生即場通過測試及大數據分析了解自己在主要科目的成績水平,了解自身優點與不足,有助規劃及調整未來的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