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墮騙局中醫師痛失600萬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4-05-22
發佈時間:03:00 2024-05-22

  幫你追討騙款,實則二次傷害!警方發現騙徒自稱律師團隊或偵探社,利用社交媒體廣告、搜尋器廣告等方式引誘騙案受害人,聲稱可以代為追討騙款,成功率高達9成。一名中醫師慘墮騙局,連環被騙痛失逾600萬元。類似的犯案手法,《星島》去年8月曾作專題報道。警方提醒市民,搜尋器置頂的廣告亦有可能是虛假網站,切勿輕信任何聲稱能夠追討騙款的人士或組織。
  1名69歲中醫師,本年1月收到騙徒的WhatsApp訊息,訛稱可透過網站促銷商機賺取佣金,中醫師信以為真,被騙取逾100萬元。其後中醫師在網上看到廣告,自稱是律師團隊或偵探社, 聲稱可以透過法律途徑追討騙款,而且成功率高達9成。
  中醫師不虞有詐,以為在網上搜尋器置頂的廣告都是真實的,遂根據騙徒指示,先後將超過500萬元存入另1名騙徒指定的數十個銀行戶口,作為服務費及擔保費。他多次存錢後騙徒便失去聯絡,遂於上周六報案求助。警方已要求有關網絡服務公司移除涉案的騙徒網站。
聲稱追討成功率達9成
  警方表示,越來越多自稱律師團隊或偵探社,聲稱可以為網絡騙案的受害者追討騙款,追討損失的成功率甚至高達9成。警方提醒這些全部也是騙上騙。騙徒多利用社交媒體廣告、搜尋器廣告、白撞訊息等方法,引誘受害人跌入陷阱,騙徒會以各種藉口要求繳交手續費或追討費用等,進行二次詐騙。
  去年8月,《星島》記者以苦主身份發訊息聯絡假冒律師,被要求提交個人資料、身份證照片和受騙經過,只好發送虛假資料,與騙徒鬥智鬥力,最終獲信納,被告知境外騙徒已通過澳門賭博網站將騙款「洗白」轉移,司法程序難以討回,唯有通過「合法網絡攻擊技術」下注該網站贏回損失。記者不久獲贈500元「賭本」下注,結果顯示帳面上獲利,惟每天僅可下注兩次,追回受騙金額需長年累月,及至兩日後騙徒終露出真面目,聲稱投入多些本金便可迅速討回。
警提醒搜尋器廣告或為假網站
  警方提醒市民,搜尋器置頂的廣告亦有可能是虛假網站,切勿輕信任何聲稱能夠追討騙款的人士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