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關稅加至100% 美中氣候特使允減甲烷排放

星島日報-中國
更新時間:03:00 2024-05-12
發佈時間:03:00 2024-05-12

  中美在高科技等領域交鋒,多間外媒報道,拜登政府即將宣布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更改變為4倍,從25%提高到約100%。不過,兩國在氣候變化等方面仍保持合作。5月8日至9日,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由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和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波德斯塔共同主持,兩國允諾攜手共同減少甲烷排放。
氣候特使換人後首開會
  綜合美國財經媒體披露,拜登政府準備14日宣布提高關稅,打擊來自中國的關鍵礦產、太陽能產品、電池、半導體、醫療用品如注射針筒、口罩等,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很可能將從25%提高到約100%。
  《華爾街日報》認為,禁止最實惠的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將對拜登政府另一施政目標帶來壓力:削減碳排以緩解氣候變遷衝擊。
  美中是世界兩個最大排放國。美中氣候特使換人後,兩名新繼任者近日首度會面。中國生態環境部表示,會議回顧中美元首三藩市會晤,有關圍繞能源轉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等領域,開展深入討論,回顧《巴黎協定》的溫度控制目標。
  雙方又承諾就部署減排等技術,開展雙邊合作,以實現在21世紀20年代期間甲烷控排或減排的目標。
  世界最大甲烷排放源的中國,去年在杜拜峰會前承諾制訂一項廣泛計劃來處理甲烷排放此一棘手政治問題。中國的甲烷排放多來自煤礦開採。
  雙方期望在循環經濟領域開展進一步技術交流,包括減少食品損失和浪費、紡織品、回收標準。另外,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將於5月底在加州伯克利舉辦。
  另據外電報道,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美方在會議期間直指中國廉價的太陽能板及燃煤充斥全球市場,削弱其他國家生產潔淨能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