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豪 - 走塑不走數 | 二叔公啟事錄

專欄
更新時間:02:00 2024-04-29
發佈時間:02:00 2024-04-29

  「走塑令」正式實施一星期,坊問批評及揶揄的聲浪不斷,有供應商在示範用竹刀叉切牛扒時,竹叉1分鐘內斷2次,有快餐集團抱怨成本暴漲50%,也有餐飲企業直接宣布「停做外賣生意」。誠然,政策推行初期的阻力和質疑難免,但筆者相信「走塑」大方向是正確的,只要政府能夠因時制宜作出調整,市民和商家都能適應新常態,這將是香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

  根據環保署的相關報告,香港每日有2369公噸廢塑膠須送往堆填區,重量相當於160架雙層巴士,塑膠廢物除了對堆填區造成沉重負擔外,對生態更是遺禍無窮。

  塑膠製品難以分解,可在自然環境中殘留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破碎後成為微塑膠,造成環境污染及危害海洋生物,亦會進入人類食物鏈造成更深遠的影響。內地、澳門等鄰近地區早已實施禁塑政策,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環保意識實應落後於人。

  當然環保有代價,於走塑令下,餐飲業的營運開支難免會有所上升,當中有部分可能會轉嫁消費者身上;市民改變習慣也難以一蹴而就,在使用新型餐具時需要一個適應期;供應商可能也需要更多時間生產出材質更堅硬、可用性更高的替代餐具,但相較於走塑可對環境帶來的正面影響,筆者相信這些都只是「短痛」。

  不過,政府推動環保政策的挑戰只是剛剛開始,將於8月實施的「垃圾徵費」,才是近年最重大、最複雜的民生政策。

  與「走塑」相比,「垃圾徵費」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更為直接和深遠,勢必引發更大的爭議和不滿,如何在具體執行上釋除公眾疑慮,相信會是管治團隊的一大考驗。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