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方擬增設通風設備 蒸爐體育館打波易中暑 無冷氣室溫高達33度
更新時間:00:00 2023-07-07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07-07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07-07 HKT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7個體育館的室內場館,不設空調系統,在酷熱天氣下猶如「蒸爐」,《星島日報》報道,記者日前在酷熱天氣警告發出的一天,到其中5個體育館視察,發現各個主場館的室溫竟高達攝氏31度以上,加上通風欠佳,只見運動的市民汗流浹背,有人更提到疑中暑的經歷。有教練指,在不設空調系統的場館教班,必須調整訓練內容,增加小休時間,並時刻關切學員情況。署方指,上述體育館的主場館因受到建築物結構或場地空間限制、電力供應及負荷等問題,未能實行增設空調系統,但已增設通風設備加強空氣流通。
全港共有7個康文署轄下的體育館主場館,沒有安裝空調系統,包括九龍城佛光街體育館、大埔富善體育館、上水天平體育館、將軍澳寶林體育館、元朗朗屏體育館、沙田恆安體育館及沙田顯徑體育館,佔整體105個體育館近7%。
記者日前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走訪其中5個體育館,以溫度計量度場館室內及室外的溫度比較。記者當日早上9時到達大埔富善體育館,主場館室內氣溫近乎攝氏33度,十分侷促;4個羽毛球場皆有預約,共有15名市民在場打球。現場所見,場館僅有5部座地式小型家居風扇,部份沒有開啟,市民均大汗淋漓。其中,王先生、王太太帶同子女到場「出一身汗」,王太太指,「打球時不辛苦,但完場停下來就『爆汗』!」她續說,抽風系統有待改善,「感覺沒有新鮮空氣流通。」
翻查「康體通」網上租訂康樂設施系統,租用相關體育館主場館的價錢,較設有空調系統的體育館便宜。以星期一至五非繁忙時間租訂主場館羽毛球場為例,不設空調場館的收費為每小時34元,比設有空調場館收取每小時51元便宜。
市民運動疑中暑 心臟不適
記者及後到沙田恆安體育館視察,3個羽毛球場共有11名市民打球,場館同樣「翳焗」,於2樓觀眾席更錄得逾攝氏33度高溫。在場邊大風機前休息的梅先生形容,預約場地的使用者都知道恆安是「減肥場」,他指,曾有朋友打球時疑似中暑,心臟不適送院。
本身是籃球員的籃球教練蔡龍德指,體育館不設空調,場館雖然設有大型風機,但在夏天日照下,室內氣溫更高,「感覺風力不足,站着5分鐘已滿頭大汗。」羽毛球教練洪先生亦分享,為免出現氣流影響打球,訓練時都不會開動場內的風機。他指,當休息時,有同學會開動小風扇「降溫」,亦有人跑到場館外冷氣開放的走廊及大堂「過冷河」涼冷氣。
蔡龍德指,其球會在兩類體育館也有授課,因不設空調系統的場館較熱及焗,需在訓練及休息上調節。他舉例,如在冷氣場館授課,會安排較多跑動,並設30至45分鐘、體力消耗較大的全場走位訓練,以每課2小時為例,一般設2至4個休息時段;至於在不設冷氣場館授課,訓練會側重技術訓練,全場走位或會改為半場走位訓練。洪先生指,教練會留意學員情況,若發現體力不支便安排停下休息。
教練:平衡訓練及休息
康文署指,上述7個體育館的健身室及活動室已設置空調系統,至於體育館主場,署方曾與工程部門研究安裝空調設施的可行性,惟受到建築物結構或場地空間限制、電力供應及負荷等問題未能實行。署方已在主場及合適位置,增設通風設備如流動式冷風機、風扇、吹風機或抽風系統等,加強空氣流通。
■富善體育館僅有5部小型家居風扇助場館散熱。 
全港共有7個康文署轄下的體育館主場館,沒有安裝空調系統,包括九龍城佛光街體育館、大埔富善體育館、上水天平體育館、將軍澳寶林體育館、元朗朗屏體育館、沙田恆安體育館及沙田顯徑體育館,佔整體105個體育館近7%。
記者日前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走訪其中5個體育館,以溫度計量度場館室內及室外的溫度比較。記者當日早上9時到達大埔富善體育館,主場館室內氣溫近乎攝氏33度,十分侷促;4個羽毛球場皆有預約,共有15名市民在場打球。現場所見,場館僅有5部座地式小型家居風扇,部份沒有開啟,市民均大汗淋漓。其中,王先生、王太太帶同子女到場「出一身汗」,王太太指,「打球時不辛苦,但完場停下來就『爆汗』!」她續說,抽風系統有待改善,「感覺沒有新鮮空氣流通。」
翻查「康體通」網上租訂康樂設施系統,租用相關體育館主場館的價錢,較設有空調系統的體育館便宜。以星期一至五非繁忙時間租訂主場館羽毛球場為例,不設空調場館的收費為每小時34元,比設有空調場館收取每小時51元便宜。
市民運動疑中暑 心臟不適
記者及後到沙田恆安體育館視察,3個羽毛球場共有11名市民打球,場館同樣「翳焗」,於2樓觀眾席更錄得逾攝氏33度高溫。在場邊大風機前休息的梅先生形容,預約場地的使用者都知道恆安是「減肥場」,他指,曾有朋友打球時疑似中暑,心臟不適送院。
本身是籃球員的籃球教練蔡龍德指,體育館不設空調,場館雖然設有大型風機,但在夏天日照下,室內氣溫更高,「感覺風力不足,站着5分鐘已滿頭大汗。」羽毛球教練洪先生亦分享,為免出現氣流影響打球,訓練時都不會開動場內的風機。他指,當休息時,有同學會開動小風扇「降溫」,亦有人跑到場館外冷氣開放的走廊及大堂「過冷河」涼冷氣。
蔡龍德指,其球會在兩類體育館也有授課,因不設空調系統的場館較熱及焗,需在訓練及休息上調節。他舉例,如在冷氣場館授課,會安排較多跑動,並設30至45分鐘、體力消耗較大的全場走位訓練,以每課2小時為例,一般設2至4個休息時段;至於在不設冷氣場館授課,訓練會側重技術訓練,全場走位或會改為半場走位訓練。洪先生指,教練會留意學員情況,若發現體力不支便安排停下休息。
教練:平衡訓練及休息
康文署指,上述7個體育館的健身室及活動室已設置空調系統,至於體育館主場,署方曾與工程部門研究安裝空調設施的可行性,惟受到建築物結構或場地空間限制、電力供應及負荷等問題未能實行。署方已在主場及合適位置,增設通風設備如流動式冷風機、風扇、吹風機或抽風系統等,加強空氣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