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成功將擴大使用範圍 東涌新填海第99區公屋 首試水泥預製「盒仔」興建

頭條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0:00 2023-04-01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04-01 HKT
本港房屋供不應求,房委會早前提出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加快建屋速度,東涌新填海區第99區將為首個試行混凝土MIC的公屋項目,工程預計2025年落成。房屋局指若試驗成功,將會擴大採用組裝合成法,認為可紓緩建造業人手短缺、年紀老化的問題。

東涌新填海區第99區公屋發展計劃,共興建5座公屋,其中第5座會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樓高12層,提供約240個單位,面積介乎150至380多平方呎。
減低勞動力依賴

第5座的每個單位由2至4個「盒仔」組裝而成,均在惠州廠房製造,運抵香港前已有齊基本間隔,香港工人只需組裝好預製組件,如廚房設施、座廁、花灑、鋅盤、水龍頭等。單位分為4種房型,涵蓋1至5人單位,建造期大約只需3個月。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見圓圖)表示,組裝合成建築法可減低工程對勞動力的依賴,且落實低碳環保工程。若項目成功,將會在本港建築上擴大採用組裝合成法,未來10年的後5年,將會有至少一半的公營房屋項目,採用組裝合成法。

房屋署助理署長梁洪偉指,組裝合成法的興建成本,較傳統方式貴1成,但隨著未來興建數量增加,成本期望可降低至與傳統方式一樣。

東涌第99區公屋項目位於東涌東擴展區,共提供4800個單位,料可容納1.48萬人口;該項目其餘4座會以傳統方法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