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會推出 [330]健康指數 四分一人身心靈健康低於平均水平

頭條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0:00 2023-03-23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03-23 HKT
有關都市人的精神健康議題,近年引起不少人的關注。根據2022年的《世界精神衞生報告》指出,精神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它更是構成個人和社會大眾健康及福祉的重要部分。有見「後疫情」所帶來精神健康的挑戰,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日前舉辦以「變革與挑戰:由復元至整全身心靈健康」為主題的精神健康研討會,同時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330]健康指數》及公布研究結果,讓市民可快速又簡便檢視自己的身心靈健康狀態。
市民可快速評估身心靈健康
早於2017年,新生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
麥穎思教授研究及發展一個身心靈健康的評估工具:《身心靈健康量表》,並收集精神病康復者的數據進行研究,驗證了該量表的有效性。其後新生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及臨床心理學研究生課程主任梁永亮教授,對《身心靈健康量表》作進一步的驗證研究,以驗證此量表應用於市民大眾的有效性。有別於其他心理健康評估工具,《身心靈健康量表》全面涵蓋身體、心理、社交及靈性健康,聚焦量度整全身(3)、心(3)、靈(0)健康,而非疾病或症狀的嚴重程度。梁永亮教授指出,「《身心靈健康量表》不僅與焦慮、抑鬱、心理困擾、身體症狀和人際疏離等不同困擾相關,還涵蓋其他重要的身心靈健康指標,可更全面及準確地分辨不同人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330]健康指數》評估網站(https://wellbeingindex.dayday330.hk)日前經已推出,市民可透過回答簡單的問卷問題,了解個人《[330]健康指數》,從而快速又簡便檢視自己的身心靈健康狀態。有關健康指數,旨在提醒大家關注自己的身心靈健康,好好照顧自己。新生精神康復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譚贛蘭教授表示:「《[330]健康指數》讓市民可以透過自我評估,初步檢視自己的330健康狀態,並在有需要時尋求進一步專業評估及援助。」

有關調查於本年1月成功在社區收集共1,020份有效問卷,並按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作分層抽樣,以確保社區樣本具有代表性。藉著這套全新的身心靈健康自我評估工具,檢測後會得到一個分數,該分數可分為三個類別:65分或以下(低於平均)、66-78分(平均水平)、79分或以上(高於平均)。根據是次調查發現,四份一受訪社區人士的整全身心靈健康量表得分65分或以下,代表身心靈健康低於平均水平,可能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以獲取進一步評估及建議。

加強版《身心靈健康量表》
可全面分辨個人心理健康水平

梁永亮教授指出加强版《身心靈健康量表》涵蓋其他重要的身心靈指標,及與正面特質及價值觀相關的項目,例如抗逆力、生命意義、樂觀、慈悲心、社會聯繫、普世價值和自我超越等,像做「快測」一般,能幫助大眾更了解個人心理健康水平。

新生會一直採取雙管齊下的方針,一方面致力為精神復元人士及其家人提供多元化的優質專業服務;另一方面透過不同形式的社區精神健康活動,積極促進市民大眾關心及增強自己的整全身(3)、心(3)、靈(0)健康。新生會以「實證為本」作為服務宗旨,認同市民大眾需要一個有實證支持的評估工具,了解自己的身心靈健康狀況和變化。
(資料由客戶提供)■日前新生精神康復會舉辦的精神健康研討會中,更邀得香港大學護理學教授陳肇始教授擔任[330]健康指數圓桌論壇的主持人。
■日前新生精神康復會舉辦的精神健康研討會中,更邀得香港大學護理學教授陳肇始教授擔任[330]健康指數圓桌論壇的主持人。
■新生精神康復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譚贛蘭教授於記者招待會,介紹《[330]健康指數》。
■新生精神康復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譚贛蘭教授於記者招待會,介紹《[330]健康指數》。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梁永亮教授指出,《身心靈健康量表》可更全面及準確地分辨不同人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梁永亮教授指出,《身心靈健康量表》可更全面及準確地分辨不同人士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