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年輕化 控制房顫阻病發

頭條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0:00 2023-01-31
發佈時間:00:00 2023-01-31
中風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息息相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近期研究指過去15年,65歲以下人士中風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其中以心房顫動(房顫)誘發的「心源性中風」升幅最為明顯。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腦神經內科專科葉耀明醫生指出,三高、心血管疾病及酗酒等因素會令房顫風險增加,若生活習慣不作調整,中風機會就更高。

葉醫生表示,心源性中風的嚴重程度及死亡率為所有缺血性中風病因中最高。除了可令患者活動、語言及認知能力嚴重受損外,年輕患者可能因此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死亡。若突然出現中風徵狀,必須盡早致電999將患者送院。

葉醫生指出,香港大部分急症醫院設有「院前通報機制」,懷疑急性中風人士求助後,救護員會即時通知就近急症室有相關個案,院方會透過「綠色通道」優先處理,務求盡早開展檢查及治療︰「中風治療有時間限制,一般4.5小時是黃金期,越早入院,治療成功率越高,出現併發症風險越低。」

對於年輕中風患者,復康及預防中風復發為急性中風後的治療目標。葉醫生稱,年輕病人的恢復能力普遍較佳,如能配合適當的復康療程,能把中風對活動能力的影響盡量減低。病人亦應維持穩定的血壓及膽固醇水平,並按指示服用藥物。針對於房顫病人,第二代薄血藥備有逆轉針劑,適合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另外,一些新興的治療如左心耳封堵術,亦可有效預防因房顫誘發的中風。

備注︰
葉醫生提醒,治療及預防中風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