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法國蝸牛日|沙皇都愛吃 蝸牛品種不可亂食
更新時間:16:16 2022-05-23 HKT
發佈時間:16:16 2022-05-23 HKT
發佈時間:16:16 2022-05-23 HKT

提起法國料理,鵝肝、油封鴨腿、松露以外,法式蝸牛都係經典菜式。5 月 24 日是法國蝸牛日(National Escargot Day),這種看似平平無奇卻是國民美食的頭盤究竟有咩特別?要有個日子來紀念?
歷史悠久
最遠可追溯至古羅馬時期,19 世紀起傳至法國中部地區勃艮第(Bourgogne),是其傳統菜式。據說 1814 年,法國外交官 Prince of Talleyrand 邀請沙皇 Alexander I of Russia 在勃艮第進餐,點知去到是落場時間,大廚 Antonin 唯有在後花園搵食材,以牛油、蒜頭炮製了食用蝸牛。沙皇大讚,於是成了家傳戶曉的勃艮第美食。
品種不可亂食
法國蝸牛是指法國菜的奶油香蒜燒蝸牛,亦解作所有法國產的食用蝸牛品種,因此不是每種蝸牛都可拿來烹調及食用。較常見的有兩個品種,一種是勃艮地蝸牛,法文為 gros gros blanc,大小約為 5cm 左右。另一種則是散大蝸牛,名叫 Petit-Gris,約 4cm 左右大。兩年前就曾經有位港媽執了野生蝸牛回家,幸好被食物安全中心及時發現, 亂食野生蝸牛有機會引發腦膜炎而致命,千萬不要捉野生蝸牛。
慶祝法國蝸牛日
以為這個紀念日來自法國你便錯了。雖是紀念法式蝸牛,但這節日卻是源自美國。皆因自 1980 年代,法式蝸牛在美國極度盛行,唔少西餐廳都有此傳統法國菜式。光是賣這道菜,美國一年賺得近 3 億美元,極誇張!因此特別將 5 月 24 日定為法國蝸牛日。
更多新冠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
按此 https://bit.ly/3JqiB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