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食手|成長必經階段 認清吃手原因
發佈時間:00:00 2022-02-22 HKT

上星期提到,翻身可說是BB在成長中的首個里程碑,接下來家長會看到另一個轉變,就是「食手」(吃手)。其實「食手」是否真的算是一個「問題」?這可視乎孩子的年齡而定,不少家長都會容易將嬰兒口腔期的吃手與幼童吃手混淆,從而對BB的情況有所誤解。
尤其在疫情下,家長們對於照顧嬰兒的衞生意識大大提高,若看見寶寶有吃手情況,往往因害怕不衞生而加以制止。其實嬰兒吃手,並不是貪玩或是「過口癮」,而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法之一。大部份BB到大約三個月大就會有吃手習慣,有研究指出,剛出生的BB其實未有意識到雙手的存在,直到三個月大左右,隨着神經系統的發育,手眼活動更加協調,嬰兒就能將小手放入口中。
吃手是BB為滿足吸啜需求的其中一個方法,同時亦是在缺乏安全感情況下的自我安撫,正因如此,不難發現BB在睡覺前都會吃手,因為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吃手能夠補足安全感,當不再憂慮,自然就會入睡了。
而另一個會吃手的原因,就是「出牙」。一般BB大約在六個月左右開始長出乳齒,導致牙齦痕癢,令BB開始出現磨牙的動作,並會將手放進嘴裏摸牙齒或牙牀,嚴格來說,這樣不算是吃手,而是在摩擦發癢的牙齒或牙牀。
當BB缺乏鐵和鋅時,都會出現吃手行為,如BB在吃手之餘還有貧血、食慾不振、精神低迷、手指周遭皮膚或指甲產生變化等現象,就代表可能是缺鐵、缺鋅。
在一般情況下,BB吃手是很正常的行為,家長們毋須過份擔心,每每阻止吃手,這反而會不利於他們的成長。有研究指出,如BB的口欲沒有適當地得到滿足,或會影響其身心發展,長大後也容易出現咬指甲、咬手指的習慣,更嚴重甚至會出現脾氣暴躁、心理焦慮、對人缺乏信任感等現象。
因此,家長們只要多為BB洗手,時刻保持雙手潔淨,吃手不止無傷大雅,更有利BB的身心發展。但如果直到3、4歲仍持續吃手,那便要提高警覺,找出原因,耐心引導孩子戒掉。
文:羅霆鋒 部份圖片:星島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