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預報不準鄰地也「出事」 澳官批市民嘈生晒:有預測好過無
更新時間:07:30 2021-07-13 HKT
發佈時間:21:25 2021-07-12 HKT
發佈時間:21:25 2021-07-12 HKT


議員何潤生關注天氣預報和實報何種更適合澳門。羅立文認為,「有預測比沒有預測好」,未來亦會繼續做好預測工作,但希望市民明白預測天氣並非百分百準確。他又提及,早前在 2021財政年度第 1季投資預算 (PIDDA) 執行報告中,剔除建造氣象局激光雷達實驗室,是因為經詢問報價後,當局認為價錢太貴並不合理,所以沒有增購。
梁永權表示,當局在修訂新暴雨警告制度時,已考慮到澳門土地面積小,如果每一級信號相對應的降雨量間隔太密,很快就會跳級,「每分鐘落3毫米係咩概念?7分鐘已經係黃色警告信號,17分鐘已經係紅色警告。」
他又稱,倘碰上極端天氣,可以做預測的時間太少,因此去年修訂暴雨警告時,增加黃色暴雨警告信號,「黃色警告唔係細雨,降雨量20毫米至40幾毫米都係黃色,大家唔好唔重視黃色警告。」未來當局會加強宣傳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的重要性。
氣象局除了則重於準確性,亦要加強合時性及豐富性,他稱明白市民對氣象局要求有所提高,很多資訊過往未必會發布,但現時會逐漸豐富發布的內容,即使準確性低,但希望市民能及早掌握更多信息。
澳門政府曾經於2011年介紹,「激光雷達實驗室建造工程」位於氹仔大潭山氣象局大樓西北角,工程為一棟兩層高之建築物,建築總面積約900平方米,佔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實驗室主要應用光學原理,可探測大氣邊界層的幾項大氣參數,包括大氣邊界層高度、大氣中懸浮粒子的濃度分佈及水氣的含量分佈等,所錄得的數據將對預測空氣質量及降雨有很大幫助。
建立時間:17:53
更新時間:21:24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