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 Online】呂志和13歲撐起頭家 賣炸棕、沙河粉馬仔賺第一桶金
更新時間:15:01 2020-07-21 HKT
發佈時間:14:56 2020-07-21 HKT
發佈時間:14:56 2020-07-21 HKT


呂志和早前同食家蔡瀾飯聚,話題落在呂志和年少時。原來呂家曾經是江門的富裕家庭,鄉下有田有地。自日軍侵華,當年5歲的呂志和便隨家人逃往香港避難,住在新填地街,6家裏有樓收租,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直至1941年,日軍侵佔香港,剛上中一的呂志和無奈輟學,被迫一夜之間長大成人。
殘酷的生存環境激發呂志和的想象力。「我爸爸,講得白,就是大少爺來的,你叫他搵食就難。當日本人來到怎麼辦?做生意他又不懂,那時候靠13歲的我養活全家。我什麼也不懂,想到可以做飲食。將米和綠豆用竹葉包好蒸熟,切成三角形,將它炸了賣出去,吃起來都是棕的味道,但加多份油炸的香味吸引人,賣得好,就做到生意。我也覺得好奇怪,那時候怎會想到呢?自己又不是那一行。」

憑「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在日本戰敗時,呂志和已賺取到人生第一桶金,足以買下一條街的房子。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