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方皓玟:詮釋別人的故事

專欄
更新時間:04:19 2017-03-01
發佈時間:00:00 2017-03-01

到1563@the East見方皓玟Charmaine是一個星期六,接近中午時份。前一個晚上,上網聽了一遍Charmaine詠唱自己所作的歌曲,從《你是你本身的傳奇》開始聽起,然後是《哭乾了眼淚》、《分手總約在雨天》、《還要過生活》。聽着聽着,很像去了一個音樂會,主唱歌手只有一人:Charmaine。
  做這樣的「功課」,有其必要。見一位「面對面」談的歌手、演員,得找她的歌來聽,找她的電影來看,不然的話,見了面,只能說應酬話,會多沒意思呢。
  星期六早上,赴約途中,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再細心聆聽Charmaine的歌,聽出歌中有新意來。
  一次簡單的面談,Charmaine帶來負責make up的Circle Cheung,負責Hair的Jimmy White。在《一念無明》這套電影有份演出的Charmaine,對自己很有要求。那天,她的精神面貌好極了,與她在《一念無明》中帶點抑鬱,生活迫人,活得辛苦的樣貌,完全兩個人來的。
  Charmaine在《一念無明》出場不多,教人印象深刻的有兩幕。這位演Jenny的OL,與阿東(余文樂飾)的對手戲,十分精采。兩人在餐室,對着一桌美食,Jenny竟然沒有胃口。Charmaine說:「阿東是躁鬱症患者,我飾演Jenny一角,為阿東負上一身債,要還清過百萬的債,不知要捱多少年。怎麼會有心情去吃這一餐。為了演活這角色,我要進入Jenny的狀態,過捱麵包的日子。拍戲那天,我帶了一個麵包,放在手袋裏,知道那才是我的正餐,阿東叫了滿枱食物,我怎吃得下呢。」
  那一場戲,Charmaine演繹出色,Jenny近乎絕望的神情,自然流露出來。
  另一場戲,Jenny在教會作見證,憶述她在宗教中得到救贖,心靈得到安慰,話說多了,卻不怎樣具說服力。這一場接近自言自語的獨白,很易過火位,Charmaine演得自然,一點不見浮誇。
  Charmaine說:「Jenny的人生觀、生活取向,與我想過的生活,背道而馳。飾演不同角色,要有不同的演繹。演別人,自己一定要跳出來。演時要入戲,戲演完,我又做回自己。」
  Charmaine笑說自己是一名Traveller,永遠「on the move」:「在不同時期,我演過不一樣的電影角色,一如我在創作歌曲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學習。我很愛搭地鐵,愛觀察人生百態,把所見所想,寫下來,轉化成我的歌曲。」Charmaine詠唱出人生況味來與此有關。
  Charmaine詠唱的歌曲,有一點點Blue的味道。不過,這一點點的「藍」,雖說有沉鬱之意,卻不是不能自拔的。就像Charmaine在《一念無明》飾演的Jenny一角,很能打動人,現實中確有這樣的女子,活得辛苦,卻不怨天尤人。Charmaine創作的歌曲,帶點無奈,道出世情本是如此,我們不必介懷,仍可帶着笑意,繼續上路。
  Charmaine愛看卡夫卡的作品,亦愛尼采「超人」之說:「他們的作品很能刺激我的思維,讓我在創作路途上,捕捉更多新意念,寫出我喜歡唱的歌曲來。」
後記
  Charmaine說少年時是個反叛少女:「我中學讀過四五間學校。十五歲那年,在一個升學簡介會上,遇見一位來自蘇格蘭的大鬍子校長,談吐風趣。為此,我就去了那裏讀書。」
  愛跳出既定生活軌跡的Charmaine,說自己沒有框框限制,她會繼續創作,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等待聽她的新歌,看她另一次的演出。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