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聲講故事2025|中國現代美術之父 – 徐悲鴻

更新時間:10:00 2025-09-22 HKT
發佈時間:10:00 2025-09-22 HKT

勵進教育中心的「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於今天9月22日在中心的網站,上載新一集的聲音故事:「中國現代美術之父 – 徐悲鴻」。徐悲鴻,原名徐壽康,中國現代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以油畫和水墨畫著稱。作為中國現代藝術先驅,徐悲鴻與顏文樑、林風眠和劉海粟並稱「四大校長」,主張把中國國畫的神韻與西方藝術技巧融合,代表作包括︰《田橫五百士》、《九方皋》、《灕江春雨》、《泰戈爾像》、《奔馬圖》等

徐悲鴻自小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畫,1916年考入震旦大學法文系,後赴東京學習藝術,回國後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徐悲鴻考獲獎學金入讀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學習油畫和素描,期間遊歷歐洲多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曾經嘗試將西方繪畫技巧融入中國國畫中,至1924年創作《撫貓人像》、《蕭聲》、《馬夫和馬》、《遠聞》等。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29年移居南京,於國立中央大學任教。1932年9月,徐悲鴻與顏文梁在南京舉行聯合畫展,其中長達4米的《田橫五百士》引起美術界文化界高度關注。自1933年起,徐悲鴻在世界各地舉辦畫展,期間創作出多幅油畫作品,包括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奔馬圖》。

提到徐悲鴻的畫作,不得不提他筆下所畫的馬。雖然徐悲鴻自小隨父親習畫,但他的畫風尚未成型,直到後來留學歐洲經常流連動物園寫生和觀摹西方藝術作品,透過細心觀賞和分析馬的肌肉紋理和鬃毛膚質等,對於馬的認知和想像有全新的啟發和靈感。徐悲鴻回國後以中國國畫為主要創作方式,他筆下的馬在1930年初期已經逐漸成熟和確立個人風格。除了早期的作品《馬》和《奔馬圖》外,他以馬為主題的作品還包括︰《八駿圖》、《春山十駿圖》和《迎風駿馬圖》等。

徐悲鴻是二十世紀中國最有影響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之一,他既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也有現代中國現代美術之父的美譽。他主張把中國國畫的筆墨韻味與西方的藝術技巧融會貫通,把傳統中國國畫技藝加以改良,成功將中國國畫發揚光大,對中國現代美術發展有深遠影響。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徐悲鴻的故事,請馬上前往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由資深傳媒人陳圖安先生所聲演關於近代美術家、表演家的故事:「中國現代美術之父 – 徐悲鴻」,以及參與相關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詳情請瀏覽這個網頁︰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