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聲講故事2025|人民藝術家 老舍

更新時間:15:23 2025-07-07 HKT
發佈時間:15:23 2025-07-07 HKT

勵進教育中心的「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於今天7月7日在中心的網站,上載新一集的聲音故事:「人民藝術家 – 老舍」。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是中國近代近代中國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曲藝家。他雖出身於滿族正紅旗,但父親只是旗人中的一名身份低微的護軍,且在老舍不到兩歲時已對抗八國聯軍中的日軍殉國。老舍童年因而與母親在北京大雜院過著貧苦的生活,但因著這段經歷令他往後的作品,包括其代表作《駱駝祥子》、《鼓書藝人》和《四世同堂》等都以小人物為主角,並充滿濃厚的亡市井風味和北京地道色彩。

老舍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直到1924年獲推薦到英國倫敦大學擔任講師和開始進行文學創作。1926年,老舍在《小說月報》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1930至1937年間,老舍回國並先後在濟南的齊魯大學及青島的山東大學任教,期間陸續發表《貓城記》等長篇小說,其代表作《駱駝祥子》亦在1936至1937年在雜誌上連載,1937年首次推出單行本。

《駱駝祥子》故事背景發生在1920年代北洋軍閥統治下的老北京,年輕人力車車夫祥子一心希望擁有自己的人力車,憑著刻苦耐勞終於擁有自己的人力車後,惜常被搶奪,得而復失,期間又試過偷駱駝和通姦等自甘墮落,講述出祥子作為社會低下階層的悲劇人生。老舍在《駱駝祥子》中,以寫實內容呈現北京城風貌,流露對低下階層的深切同情和關懷,對個人主義的奮鬥不表贊同,也譏諷政治上的集體行動主張。老舍希望向人們展示封建社會時期,北京底層市民的艱苦生活。暗中諷刺封建社會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

事實上,老舍的作品多以北京市民生活為題材及主角,例如《駱駝祥子》的祥子、《四世同堂》的祁瑞宣都是北京城內的小市民,他又喜歡加入老北京地道方言,例如將「只要」寫作北京話「自要」、又加入「五脊六獸」、「對過兒」等老北京白話詞彙,向讀者展示北京的人文景觀和文化韻味。此外,老舍的作品也以幽默見稱,因為他曾表示,「文字要生動有趣,必須利用幽默。晦澀、無趣,是文藝的致命傷。」

縱觀老舍一生寫過小說、散文、戲劇、詩歌,堪稱文學多面手,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貓城記》、《我這一輩子》等作品,全都充滿諷刺性的幽默、對人性醜陋的批判、以及對老北京的真摰情感。他的作品文風幽默、語言通俗、音韻和諧,在文學和戲劇領域都有重要影響,作品更被大量翻譯至海外,廣泛傳播,為中國文化發展帶來重大貢獻。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老舍的故事,請馬上前往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由沙田培英中學校長朱嘉添先生所聲演關於近代文學家的故事:「人民藝術家 – 老舍」,以及參與相關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詳情請瀏覽這個網頁︰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