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與香港市民並肩140 年

更新時間:14:50 2025-05-02 HKT
發佈時間:14:50 2025-05-02 HKT

 

香港賽馬會自 1884 年成立以來,一直陪伴香港市民同行。經過 140 年發展,馬會已成為世界級賽馬機構,亦是非牟利的體育組織及慈善捐助機構。馬會堅守「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透過獨特綜合營運模式,提供賽馬及馬場娛樂,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將博彩收入轉化為稅收和慈善捐款,同時創造就業機會,惠澤社群。

在慶祝成立 140 週年之際,馬會推出了紀念書刊,回顧多年來與香港並肩同行的每個篇章。全賴社會各界把握機遇,馬會得以在昨天、今天、每一天,與你並肩,邁步向前。

 

大會堂在 1884 年舉行了一場會議,發起成立香港賽馬會。*
大會堂在 1884 年舉行了一場會議,發起成立香港賽馬會。*

 

賽馬會所起步 成就國際輝煌

香港開埠初期,賽馬活動逐漸興起。1884年秋天,34位商人及議員在大會堂召開會議,聯合發起成立香港賽馬會,為香港的賽馬發展打下基礎。自此在馬主和會員的支持下,馬會大力推動賽馬發展,同時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

當年位於跑馬地馬場內東面跑道旁稱為「大石鼓」的大石,坐滿市民觀賽。*
當年位於跑馬地馬場內東面跑道旁稱為「大石鼓」的大石,坐滿市民觀賽。*

 

賽馬場上說好香港故事

跑馬地首場有紀錄的賽馬賽事可追溯至1846年,當時僅在泥地中圈出一條路作賽道。每逢賽馬日吸引各界人士共聚,場內擺滿小販檔,成為民間娛樂。昔日的沼澤地,如今已發展成標誌性的跑馬地馬場。

香港賽馬運動,體育、娛樂與社交兼備,不但成為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吸引力更令政府積極推動賽馬旅遊。

香港賽馬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雖然本地賽駒和賽事佔全球比例不高,卻經常名列前茅,孕育出多匹傳奇名駒,如「精英大師」、「金鎗六十」及「浪漫勇士」。現時香港每年舉辦12項國際一級賽,吸引全球數百萬馬迷關注,成為世界馬壇盛事。

有節制博彩維護社會

早期的馬票於1931年由馬會發行,是結合賽馬和攪珠的彩票形式。1976年六合彩獎券推出後,馬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至今,不少人仍然視買六合彩為「買個希望」。市民投注的金額當中,部分會用作繳納獎券博彩稅和撥歸政府轄下的獎券基金。即使無緣成為幸運兒,也可為慈善出一分力。

在賽馬博彩方面,馬會自1989年起引入越洋轉播,並於2019年推出全球匯合彩池,推動香港發展成為頂尖賽事的國際博彩樞紐。另一方面,馬會亦是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賭博的主要力量。於2003年,馬會獲政府授權推出「足智彩」,引導足球博彩需求至合法的投注途徑。

馬會作為香港特區政府唯一發牌營辦賽馬、足球博彩及管理六合彩獎券的機構,嚴格執行有節制博彩政策,並發起、支持及資助不同項目,宣傳健康生活,及灌輸問題賭博和非法賭博的禍害。馬會是亞洲唯一連續四次獲世界博彩協會頒發「有節制博彩框架」下最高級別認證的機構,履行社會責任的努力廣受認同。

馬會宣傳有節制博彩及對抗非法賭博的訊息。
馬會宣傳有節制博彩及對抗非法賭博的訊息。

 

貢獻慈善及社區 建設更美好社會

馬會首次有紀錄捐款可追溯至1915年,由早年主力捐助興建基建,至近年與社區夥伴合作,推動針對不同社會議題和支持社會長遠發展的項目。時至今日,馬會已是位居世界前列及亞洲最大的慈善捐助機構。

多年來,馬會積極推廣社區及精英體育運動,包括營運公眾騎術學校、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設「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及培育有潛質的馬術騎手等。

1993年,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成立,近年聚焦長者服務、青年扶貧、健康社區、人才培育、體育文化及可持續發展。馬會每年撥出逾九成經營盈餘予其慈善信託基金,因應社會不同需要,適時作出捐助。2023/24年度,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總額達102億港元。2023年,馬會與慈善信託基金共同設立公益慈善研究院,與世界各地基金會及公益慈善持份者合作,在本地、區域及全球推廣慈善的領先思維。

馬會馬術隊在杭州亞運會盛裝舞步賽團體賽奪得銅牌,是中國香港馬術隊首次在亞運會贏得盛裝舞步賽團體獎牌。
馬會馬術隊在杭州亞運會盛裝舞步賽團體賽奪得銅牌,是中國香港馬術隊首次在亞運會贏得盛裝舞步賽團體獎牌。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每年審批捐款平均 57 億港元,惠及社會各階層。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每年審批捐款平均 57 億港元,惠及社會各階層。

 

與你並肩 昨天.今天.每一天

隨著從化馬場於2026年舉辦常規賽馬賽事,馬會將把握從化、沙田及跑馬地馬場的三地協作機遇,為內地的馬匹運動及馬產業發展作貢獻,積極達成「賽馬發展願景2030」。

展望將來,馬會承諾將更努力不懈建設更美好社會,繼續與香港並肩同行。

 

2018 年從化馬場開幕典禮上,香港騎師策騎駿馬在草地跑道上馳騁,衝過勝利拱門。
2018 年從化馬場開幕典禮上,香港騎師策騎駿馬在草地跑道上馳騁,衝過勝利拱門。

馬會140週年紀念書刊網上版:按此閱讀

*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准予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