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圓滿舉行 城市林木──可持續未來關鍵

環保資訊
更新時間:12:30 2024-05-24
發佈時間:12:30 2024-05-24

全球氣候暖化為環境帶來挑戰。城市林木作為珍貴的綠色資產,它們在加強城市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達至可持續發展、改善城市宜居度等方面可發揮的作用,正日益受各地重視。

發展局於4月10至12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以「綠色都會:城市林木於可持續未來的關鍵角色」為主題,為國際專家和林務業界從業員提供平台,交流城市林務的經驗及最新發展。

研討會為國際專家和林務業界從業員提供交流機會。圖為國際公認在「自然在城市」生態研究方面的先導學者及教育家詹志勇教授與其他與會者交流。
研討會為國際專家和林務業界從業員提供交流機會。圖為國際公認在「自然在城市」生態研究方面的先導學者及教育家詹志勇教授與其他與會者交流。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歐陽志雲教授指出,城市中的森林、草地和水體濕地等生態空間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調節氣候、淨化環境和遊憩休閑等重要生態功能,對改善居住環境和居民精神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亦講解了「生態系統生產總值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核算理念,可用作評估生態系統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福祉的貢獻,提升「GEP」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歐陽志雲教授。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歐陽志雲教授。

 

Landprocess and Porous City Network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來自泰國的園境師 Kotchakorn Voraakhom 分享以自然為本,打造具功能性的綠化公共空間的經驗。其中,曼谷市中心的朱拉隆功大學百年紀念公園以「與水共生」為設計理念,巧妙地將公園的地勢傾斜,令雨水從公園高點向下流到蓄水池,其容量足以收蓄雨季的水分,留待旱季灌溉之用,並為城市降溫。

Landprocess and Porous City Network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Kotchakorn Voraakhom 女士。
Landprocess and Porous City Network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Kotchakorn Voraakhom 女士。

 

國際樹木學會前會長 Sharon Lilly 介紹了最新的樹木風險評估最佳管理方式。她表示,香港在管理樹木風險方面作出巨大投入,而考慮到香港的人口密度,她認為這種投入是合適的,更是在各地當中獨有的。

國際樹木學會前會長 Sharon Lilly 女士。
國際樹木學會前會長 Sharon Lilly 女士。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林木協同發展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單樑博士是城市規劃設計的專家,他負責的「山海連城計劃」提出以「一脊一帶二十廊」為骨架,打造「生態復育優先」的城市空間,以提升深圳市的宜居度、城市治理及生態文明。目前,深圳遠足徑鯤鵬徑、濱海騎行道和五園連通等「山海連城」的標誌性規劃已逐步成形。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單樑博士。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單樑博士。

 

Sasaki Associates, Inc 上海辦公室總監張斗是上海景觀論壇發起人及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領導獎得主,她分享由其領導的「廣州白鵝潭聚龍灣景觀設計」。該項目以「榕樹融城」為設計理念,以榕樹為切入點,串聯生態、歷史和文化,更採用了速生材料、回收材料和可回收材料來減少項目建造階段的碳排放。

Sasaki Associates, Inc 上海辦公室總監張斗女士。
Sasaki Associates, Inc 上海辦公室總監張斗女士。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物入侵與生態安全研究團隊負責人李軍博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城市綠地有害生物,包括害蟲、雜草、植物病害等,防控形勢嚴峻,需作出預警、監測和緊急處理,才可達至可持續控制。這是保護重要生態系統、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的重要環節。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物入侵與生態安全研究團隊負責人李軍博士。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物入侵與生態安全研究團隊負責人李軍博士。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際視野

東京大學橫張真教授提出了創新的「流動綠色」構思,以機械科技和人工智能結合綠色植物,讓植物可隨活動需要在場地中四處移動,創造靈活多變的休憩用地。他表示,人工智能可判斷人類對植物的需求和使用方法,只要配合現有科技,樹木可變得更有生氣,在不同場景給人類享用。綠化不只帶來康樂空間,亦提供各種生態系統服務,包括碳封存、微氣候控制、保育生物多樣性和儲水,這些都是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東京大學橫張真教授。
東京大學橫張真教授。

 

Nature Based Solutions Institute 總監 Johan Östberg 博士認為,城市林木是城市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必須將樹木的規劃、設計和管理連繫起來,以確保植樹活動最終不會造成綠色浪費。因為樹木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管理,樹木種植和城市綠化空間便不能達到所訂的目標。

Nature Based Solutions Institute 總監 Johan Östberg 博士。
Nature Based Solutions Institute 總監 Johan Östberg 博士。

 

應用科技提升樹木管理效能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城市綠化和生態平衡中心高級研究員(樹藝研究)Daryl Lee 博士分享其研發的「樹木結構風險模型」利用樹木檢查、遙距傾斜監測、激光掃描及無損檢測等資料,構建成評估塌樹風險的工具,以管理樹木因結構問題而倒塌的風險。現時,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的市區樹木經理已利用該模型為區內樹木進行評估及管理。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城市綠化和生態平衡中心高級研究員(樹藝研究)Daryl Lee 博士。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城市綠化和生態平衡中心高級研究員(樹藝研究)Daryl Lee 博士。

 

與社區共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林木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前會長吳宇軒表示,為應對急速都市化帶來的挑戰,政府及私營界別可持續的樹木管理工作對維持城市林木生態十分重要,該學會因此設立「樹木管理大獎」,鼓勵私營機構積極護養樹木。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前會長吳宇軒先生。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前會長吳宇軒先生。

 

植樹有方 因地制宜 以人為本

挑選合適的樹種需要專業知識和多角度考量。在研討會的「大師教學」環節,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左一)、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博士(左二)、香港園境師學會前會長許虹(右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樂事務經理林子健(右二)分析本港13種受歡迎樹種(例如苦楝、細葉榕及小果鐵冬青等)的觀賞特色、生態價值和護理要點。

 

實地考察 了解城市林務

主辦單位亦安排多個實地考察及交流環節,讓參加者了解城市林務。

本地園境建築和樹藝學生與研討會專家交流,增進關於城市林務理論和實踐的知識,並拓闊國際視野。
本地園境建築和樹藝學生與研討會專家交流,增進關於城市林務理論和實踐的知識,並拓闊國際視野。
在科學園的實地考察中,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的專家向公眾講解城市樹木護理要點,並分享以目測法檢查樹木的基礎知識。
在科學園的實地考察中,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的專家向公眾講解城市樹木護理要點,並分享以目測法檢查樹木的基礎知識。
賽馬會長春社綠滿林廊導賞活動為公眾提供城市林務教育體驗。
賽馬會長春社綠滿林廊導賞活動為公眾提供城市林務教育體驗。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