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育︳4個親子共讀小故事 與小朋友互相分享與反思探索人生意義︳林秋霞專欄
發佈時間:15:43 2025-08-09 HKT

人生本來就是一次減法,來日並不方長。過去的已成過去,未來的遙不可及,今天正好就是上天給我們每個人的珍貴禮物。趁着暑假,家長不妨透過以下幾個小故事,以親子共讀及互相分享的方式來獲得啟發,閱讀故事後,可參考當中的反思問題,探索彼此期盼活出怎樣的人生,繼而全情投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實踐正向的人生意義 —— 「不要按你活的方法想,要按你想的方法。」
親子共讀小故事1:〈20美元〉
有一個演說家,在開始演講前,手裏高舉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對坐着的人提問:「誰人想要這20美元?」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
他接着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其中一位。但在此之前,我會先做一件事。」
語畢,他便把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再提問:「誰還要這20美元?」大家仍然踴躍地舉手。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你們還想要它嗎?」
他把鈔票扔到地上,狠狠地用腳踐踏它。
及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經變得又髒又皺。他又再問:「現在誰還想要?」
此時舉手的人變少了,不過依然有人堅定地舉手表示想要這張鈔票。
「各位,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寶貴的人生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這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不論它遭遇甚麼,它都沒有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在人生路上,我們會經歷無數次逆境,可能因而變得狼狽、骯髒。那時,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一文不值。然而,無論發生甚麼事,我們永遠不會喪失本來一直存在的價值。無論你們是骯髒或潔白、貧賤或富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在人生舞台上發揮所長。」
反思問題:這20美元讓你有甚麼啟發?
親子共讀小故事2:〈神蹟〉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傳說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蹟,可醫治各種疾病。
有一天,一個拿着柺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瘸一拐地走過鎮上的馬路。
旁邊的鎮民帶着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
這句話被退伍軍人聽到,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祈求他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
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反思問題:假如你是鎮上其中一位居民,聽完退伍軍人的回應後,你有甚麼感受?為甚麼你會有這樣的感受?

親子共讀小故事3:〈退休生活〉
有一個商人來到一個漁村,他在海邊看到了一個漁夫,捕獲了多條大魚。
商人很羨慕,就問這位漁夫:「你抓這些魚用了多久?」
漁夫說:「沒多久啊。」
商人很吃驚地問:「那你為甚麼不在海上多待一會兒,抓更多的魚呢?」
漁夫說:「這些足夠我們全家吃啊。」
商人又問:「那你一天剩下的時間在做甚麼呢?」
漁夫說:「我通常早上去捕魚,回來後和孩子們玩一會兒,然後就吃飯了,吃完睡個午覺。到了晚上,就跟村子裏的人一起
喝酒、彈吉他或是唱歌跳舞。」
聽到這裏,商人給漁夫出謀劃策了,他說: 「我是從商的,我給你一點建議吧,可以幫你走向成功之路。你只要每天多在海上待一段時間,盡量多捕魚。 然後就能多存一些錢,用來買一條更大的船,抓更多的魚。 很快,你就能買得起更多的船,成立自己的公司,甚至設立加工罐頭食品的工廠。 到那個時候,你就不用住在村子裏,你可以搬到大城市,建立一個總部來管理其他分
公司。」
漁夫聽了這個建議後就問他:「然後呢?」
商人哈哈大笑說:「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家裏像一個國王一樣生活。等到時機成熟時,你的公司便能上市,在股票市場上出售
股票,到那時你就發大財了。」
漁夫又問:「然後呢?」
商人回答說:「然後你就可以退休了,或許你們全家可以搬到某個寧靜的地方,多和孩子們玩耍,中午還可以睡個午覺,晚上和朋友們一起玩個痛快!」
漁夫想了想就回答:「我現在做的,不就是這樣的事情嗎?」
商人想了一會後,無言以對。
反思問題:你認為漁夫的回應,為甚麼會讓商人無言以對?

親子共讀小故事4:〈最後一片葉子〉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裏說了一個故事。
在病房中,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
病人望着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越下,一天不如一天。
他常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就會離開人間了。」
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
病人每天都看着這棵樹,或許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這個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
反思問題:有人說,「希望」在人類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一種活着的動力;在有希望的地方,生命就會生生不息。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甚麼?


林秋霞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創辦人及「失敗教育」發起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及教育學院畢業後,踏上教育路途,自此愛上孩子,相信教育。後來發現世界很大很美麗,教育其實可以很好玩,於是外出闖蕩,與不同學校及單位積極開拓各種教育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香港親子衝突較穗澳台高!「加減乘除」幸福法 培養孩子成幸福的人促進親子關係︳正向教育
相關文章︳以自信教出優秀的孩子 「REST」+「5C」教養策略正向教養培育自信孩子︳林秋霞專欄
相關文章︳Z世代潮語整合助兩代溝通 家長唔識好kam的16個潮語 附例句教學︳正向教育
相關文章︳正向教育︳挫折幸福學 3個方式助孩子從挫折迎向幸福的未來︳林秋霞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