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業 - 外評:學校自評鏡子 提升工作效能契機|津中樂道

更新時間:17:00 2025-08-04 HKT
發佈時間:17:00 2025-08-04 HKT

校外評核(外評)是輔助學校自評的措施。然而,不少教育界同仁對外評持保留的態度,除了需準備文件,還得安排活動,更要開放校園接受「外人」評鑑,或多或少帶來壓力。

我很榮幸獲得教育局質素保證組的邀請,於5月擔任外間評核人員。外評猶如一面鏡子,不僅為受評的學校提供契機,進一步了解自身的強項和需注意的地方,參考外評隊的建議,不斷改進學校的工作;同時讓作為評核人員的我反思自己學校可以完善優化的地方,借鏡受評學校的良好做法,求取進步。因此,外評雖有壓力,但學校提升工作效能,幫助學生學得更好,亦能促進跨校交流、推動校長和老師共同思考,為優化學與教攜手努力。

延伸閱讀:呂光耀 - 我能為這裏做甚麼?|津中樂道

外評隊需在有限時間內觀課、觀察學生活動,更要與不同持份者交流。坦白說,工作強度實在不亞於處理日常校務。不過,外評讓我有機會與受評學校的校長,以及外評隊的校長進行交流,就現時面對的難題共同探索解決良策,分享各自在學校推行的良好措施;同時,每當我想到能為香港學校教育的發展出一分力,辛勞便化為無比的滿足與動力!

延伸閱讀:林志江 - 「優化架構」——學校領導的關鍵五策|津中樂道

這次是我第二次擔任外評人員,距離上次已有兩年,彼時「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尚未完全推行。這次外評使我感受到優化前後的分別。學校在自評時更重視學生的實質表現,更着重數據的運用。這次外評隊於集體判斷會議常以7個學習宗旨為討論基礎,評論學校的工作,一方面肯定學校人員的努力,為他們的工作能促進學生學習,扶掖學生成長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因應校情和按照教育局的指引,為學校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案,期望做到「校情為本,對焦評估」。

外評工作開始不久,我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將於5月底進行重點視學。這次擔任外評人員的經驗,讓我更有信心鼓勵同事以正面心態積極面對,並從中學習和反思。

延伸閱讀:羅惠金 - 從學生好奇出發 展現學校的課程創新|津中樂道

文:許建業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皇仁舊生會中學校長、津中議會助理義務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