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毒性|木耳浸超過這時間可致命 煮熟仍有毒 4類食物風險高

更新時間:13:53 2024-03-28
發佈時間:13:53 2024-03-28

米酵菌酸/寶林茶室/炒粿條|台灣近日爆發大型食物中毒事件,截至今日(28日)早上已有14人中毒,2人死亡。當地有醫生指出,估計是因「米酵菌酸」這種毒素引發。甚麼是米酵菌酸?中毒後會出現甚麼症狀?有營養師指出,有4類容易受米酵菌酸污染,例如大家常吃的木耳。木耳若浸超過1時間,極可能產生米酵菌酸,吃後可致器官衰竭,死亡率極高!

米酵菌酸毒性|吃炒粿條河粉後 14人中毒2人死亡

綜合台媒報道,有多名顧客在3月19至22日期間,到台北市一間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進食了炒粿條、滑蛋河粉等食物後,相繼出現食物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今日(28日)早上最新消息指出,14名中毒人士當中,有2人分別出現急性腎衰竭及多重器官衰竭,搶救後宣告不治,另有5人仍在深切治療部。

食物中毒症狀及併發症⬇⬇⬇

事發原因目前尚未查明,當地有醫生接受《聯合報》訪問時推斷,導致是次大規模中毒事件的可能是一種名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的毒素。其來源多為保存不當的發酵米及米類製品(如河粉),毒素會癱瘓線粒體。

甚麼是米酵菌酸?1毫克已可致命?

「米酵菌酸」此毒素在哪些食物當中最常見?對人體可造成甚麼影響?營養師程涵宇在其網站撰文,講解甚麼是米酵菌酸,並列出米酵菌酸中毒的症狀,以及容易受污染的食物。

程涵宇指出,米酵菌酸是由「B. cocovenenans」細菌產生的一種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率高,少至1至1.5mg的劑量即可令人類喪命,接觸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後的潛伏期為1至10小時。

米酵菌酸中毒症狀⬇⬇⬇


米酵菌酸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

程涵宇指出,米酵菌酸主要影響肝臟、大腦和腎臟,也會產生胃腸道和神經系統症狀。中毒症狀與其他線粒體毒素的臨床表現相似,但嚴重程度和時間進程有所不同。中毒輕則頭暈出汗,重則昏迷喪命。

米酵菌酸中毒症狀

  • 頭暈、出汗過多、心悸
  • 腹痛、嘔吐、腹瀉
  • 血便、少尿、血尿
  • 低血壓、心律不正、體溫過高
  • 黃疸、四肢僵硬、嗜睡
  • 譫妄(編按:急性精神昏亂)、休克、昏迷
  • 重症患者會出現肝臟和腎臟等多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4類食物易有米酵菌酸 木耳浸太久毒素高

米酵菌酸在甚麼食物當中最常見?程涵宇指出,有4類食物容易受米酵菌酸污染,包括浸泡太久的木耳:

 

易引發「米酵菌酸」中毒的食物

  1. 變質澱粉類產品(糯米、小米、高粱米、馬鈴薯粉等):腸粉、河粉、米線、濕米粉、濕冬粉、涼皮等
  2. 變質的新鮮銀耳:浸太久的木耳及銀耳
  3. 完全或不完全發酵的栗米:發酵栗米麵
  4. 椰子製品

木耳超過這時間易中毒 6招防米酵菌酸中毒

根據本港食安中心資料,處理木耳等食用菇菌時,應特別留意浸泡不應超過1時間。選購及浸泡木耳建議如下:

 

食安中心教選購及食用木耳6大安全貼士

  1. 向可靠店鋪購買食用菇菌,不要自行採食野生菇類
  2. 選購菇菌時,勿挑選沾有栽培物料或有變壞跡象的食物,例如帶有色斑點、發出異味、帶有黏液等
  3. 浸泡和烹調木耳等食用菇菌前,要先徹底清洗表面,再放在乾淨容器內用水浸泡,每次不應浸太多或太久;如果在室溫下浸泡,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否則應放入雪櫃進行浸泡
  4. 浸泡後如果發現菇菌有異樣、產生黏液或者有異味就要棄掉
  5. 處理食物的範圍、設備、工具和接觸食物的表面必須經常保持清潔
  6. 浸泡後菇菌要盡快烹煮,菇菌類要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米酵菌酸難察覺?高溫煮不走毒素?

如何察覺食物當中有米酵菌酸?高溫可將之清除嗎?程涵宇表示,米酵菌酸是吃不出來,因其無臭亦無味,受污染的食品仍會呈現正常的外觀、氣味和味道。而且只要食物受污染,即使以120°C高溫加熱1小時,仍然無法去除毒性。目前也沒有可解毒的特效藥。

米酵菌酸中毒時有發生 自製發酵食物最危險

吃木耳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例如去年杭州一名57歲婦人曾因進食涼拌木耳,出現心肌受損、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能惡化等情況,不只須要洗腎,更一度陷入休克狀態險死。

此外,自製發酵食物的習慣也容易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程涵宇又列舉了中毒事件特徵及相關研究。米酵菌酸中毒有分爆發季節嗎?哪些地方比較常見?

  1. 中毒事件多發生在溫暖的月份,其中95%發生在5至10月,高峰期為7月。
  2. 亞洲和非洲都曾報告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主要與變質或發酵食品有關。
  3. 有研究發現,米酵菌酸爆發最常發生在家裡(79.0%)和餐廳(21.0%)。
  4. 在內地,食源性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通常涉及發酵穀物製品、變質銀耳和馬鈴薯製品。主要發生在農村、山區等生活水平較不佳、食物種類有限的地區,居民經常自製發酵食品。惟由於加工方法不當,發酵食品通常會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導致中毒。
  5. 2010年至2020年,內地食源性疾病疫情監測系統共通報19件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總共造成 146宗病例、139人住院、43人死亡,病死率為 29.5%。約73.3%的疫情發生在華南和西南地區。
  6. 在印尼,由少孢根黴菌發酵的椰漿製成的傳統食品,是中毒事件主要因素。

 

延伸閱讀:6種食物忌隔夜 隔夜海鮮易致中毒?

 

延伸閱讀:食物吃不完應如何保存? 營養師教6招防中毒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營養師程涵宇(獲授權轉載)

---

相關文章:

30歲男食飯休克險一世洗腎 1常見食法易致命 6招防炒飯綜合症

雪櫃只可放7成滿?做錯1事令全家生病!專家教10招整理雪櫃防臭味細菌

吃隔夜盆菜恐傷肝腎中毒?新年忌翻熱4類食物!6招保存減風險

黑木耳浸太耐可致食物中毒 食安中心教4大浸泡貼士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