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局:外資取道香港回流中國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7 HKT

港股近期創逾4年新高,今年首3季IPO集資額位居全球第一,香港競爭力排名亦躍升至全球第三,可謂一洗過去數年「金融中心遺址」的污名。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區景麟認為,本港一方面是過去數年默默耕耘,打造更佳的金融生態圈;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挑起關稅戰,為全球企業及機構投資者敲響警鐘,促使加快重新布局中國市場,令香港再次發揮門戶角色。
區景麟出身於資產管理界,他說近月到過中東及歐洲與前行家、舊客戶談起,均提到特朗普為他們敲響了警鐘,除了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到美國這個籃子,更重新發現中國市場潛力,「以前他們不是不研究,但那些供應鏈不會看得這麼深入,關稅後所有板塊(研究)也由頭做起,還要做最深入的研究,出來的結果是,原來全世界都要靠中國!」
不能把所有「雞蛋」放美國
他指這些基金經理、大行投資主管發現,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國家有最完善的供應鏈、製造業鏈、先進物料製造業,加上在現今地緣政治格局下,未來科技及人工智能可能有兩套不同的國際標準,故他們必定會同時押注中美兩大市場。
他們現在的做法,不再是在美國為主的組合內將中國比重加大,而是因應未來兩套不同的科技標準,投資組合也分成兩個。在外資投資中國出現結構性轉變下,最直接的方法仍是取道香港,「因我們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除了在金融市場投資內地,越來越多公司將亞太總部遷回香港亦是例證。
與合作夥伴雙贏重要
此外,香港金融市場重新活躍起來,有賴本港各界過去數年默默耕耘,打造了更佳的金融生態圈。金發局過去數年也做了很多研究,樂見不少意見獲政府採立。他提到香港可繼續在碳交易、航運保險、人民幣離岸中心等方面下工夫,同時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運用香港金融體系服務周邊的東盟、中東、非洲,甚至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區景麟認為,跟合作夥伴做到雙贏很重要,一方面幫助這些國家發展其市場,同一時間也幫到香港。舉例沙特阿拉伯是近年成功例子,他說金發局約2年前跟沙特阿拉伯財政部下屬的金融產業發展計劃(FSDP)合作,一同做過很多研究,現在大家看到的各項合作陸續出現,包括有ETF在相互市場掛牌,香港金管局跟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合作成立投資基金,還有一些私人企業間的合作,他說這些合作均做到兩地雙贏,而非單方面受惠。
盼中東基金來港發人幣債
他期望接下來可吸引中東的國家主權基金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既擴大其債券投資者光譜,同時也幫助到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助香港突破人民幣產品不足的樽頸。
證券市場方面,他期望更多海外企業來港雙重上市,既可讓外企接觸到內地及國際資金,亦有助港股市場更加國際化。另外,早前有市場意見期望港股交易時間延長至24小時,區景麟指美國納斯達克已表明會推進全日24小時交易,因此延長交易時段是國際趨勢,為保持香港的競爭力,有必要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