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金管發布路線圖打造固收及貨幣中心
發佈時間:03:00 2025-09-26 HKT

證監會和金管局聯合發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圍繞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流動性、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新一代基建等4大支柱提出10項措施,另透露將會適時公布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內地債券市場開展回購業務,以及人民幣國債期貨在港上市的細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路線圖》體現政府與市場的共同承諾,鞏固香港作為主要固定收益及貨幣中心的地位,確保市場保持競爭力、包容性和全球聯繫。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路線圖》中與金管局有關的具體措施主要有3個方面,包括針對一級市場,即債券發行,金管局會透過政府債券計劃,為市場提供基準和引領創新,吸引更多投資者及債券發行人在港進行投資活動,另繼續完善債券通下的南向通。
藉發政府債券引領市場
其次,金管局會繼續擴大離岸人民幣業務,完善離岸人民幣的流動資金安排及提供新工具,另聯同證監會擴闊人民幣計價產品在港覆蓋範圍,如鼓勵發行人推出人民幣櫃枱股票。最後,針對科技創新,將致力開發面向未來的固定收益和貨幣市場的基建,進一步研究數碼債券發行及支付,同時會聯同財庫局研究本地監管等制度,探討優化數碼債券發行措施的空間,預計明年中公布細節。
他指出,金管局往後會繼續擴闊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的用處及細節,包括探討利率可否更便宜、延長現時6個月的最長貸款年期、擴大資金用途至其他實體經濟活動或內地企業對外投資,以上均為擴展方向,預告非常短期內會有相關詳情公布。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在《路線圖》中,證監會將推動回購交易,尤其是離岸國債在港的回購市場,會與業界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對手結算所,探討處理回購交易的可行性,另正進行場外交易衍生工具的資本制度的公眾諮詢,涉及新牌照發行,當中建議考慮降低由中央結算回購交易所需的資金,有助於香港發展為地區記帳及風險管理中心。
另外,證監會將與有興趣的市場參與者,研究開發固收和貨幣市場的電子交易平台,會進行可行性研究;推出更多固收代幣化產品和有關數碼產品應用場景。梁鳳儀又提及,證監會與各方將盡量配合落實人民幣國債期貨在港上市,正準備最後工作。
助力電子交易平台發展
就《路線圖》提及促進在港發展回購交易中央對手方,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解釋,現時本地回購市場並非很大,但內地的回購市場為全球第二大,當香港要行人民幣國際化、做好離岸人民幣中心,很難不去思考回購市場的重要性。
葉志衡形容,中央對手方機制為超前部署,令香港有足夠的配套可走向較為國際領先的位置。雖然市場未必即時可以享受到,但「今日唔去做,3、5年後便沒有成果」,而此可使市場風險及市場資本負擔降低。他指出,現時的資本管理諮詢已部署,當未來有中央對手方機制,如果市場透過該機制,對手方的資本計提可降至零。
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渣打香港兼大中華及北亞區行政總裁禤惠儀表示,銀行公會將與會員銀行及監管機構緊密探討,如何更有效地吸引更多國際、中國內地以及本地機構和投資者參與香港的固定收益和貨幣巿場,尤其是與人民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