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機械人乘外賣趨勢崛起

更新時間:03:00 2025-08-2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27 HKT

  近年香港不少餐廳使用預製菜以降低成本,但卻引起食品安全憂慮,而使用烹飪機械人則相對為人所接受,加上外賣越趨普及,令一間在深圳的烹飪機械人企業獲得增長商機,目前在中國各地都有布局,就連香港大家樂及一粥麵的廚房均配備其研發生產的機械人。智谷天廚創始人耿凱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機械人在餐廳應用越來越普遍,不但大幅減低人力及時間成本,更可減少排污。他還表示,未來計劃在港上市,並視香港為「橋頭堡」,直言出海是公司最堅定的策略。

記者到訪智谷天廚深圳總部當日,正值午餐時間,品嘗了一道用機械人烹飪的奶油海鮮意粉,美味之餘亦相當有「鑊氣」。據介紹,只須將所有食材放在自動配料盒中,機器就會根據設定程序,自動加入配料、自動調味及自動翻炒攪拌,幾乎不用人工干預,約3分鐘就可出爐一碟意粉。
  該公司產品有大型、中型及小型烹飪機械人,操作方式類似。據悉,大型機械人單次出餐可達30公斤,烹飪時間為3至5分鐘,適合企業員工飯堂使用,若每人取餐300克,啟用一次機械人已可滿足100人吃飯。小型及中型機械人則適合普通餐廳使用,耿凱平表示,「我們一鍋至少可出6份菜,效率是人的2到3倍,一個非廚師人員可以同時操作3部機器,相當於一個非專業人士頂替了3個專業廚師的工作」。
餐廳縮舖縮菜單加速自動化
  耿凱平認為,內地餐飲業在疫情後的變化,正好為烹飪機械人創造應用場景,由於整體經濟下行、消費能力下降,餐廳紛紛減少菜單及縮小店面,轉向單品專營模式。外賣崛起更進一步加速自動化趨勢,「現在外賣很發達,堂食佔的比例就更小,甚至於沒有堂食,直接開外賣店」。
  他解釋,烹飪機械人最適合菜單選擇少的餐廳使用,因為只須輸入幾種菜餚的製作標準及流程,機械人即可一直做下去,「外賣店用我們2至3部機械人,就可以把1天2萬元的營收解決掉。」相反,若沒有機械人,廚房必須要有8至10個人。除了炒菜工序能用機械人替代,記者疑惑清洗或切肉等會否有更快方法。耿凱平指若出餐量龐大,餐廳通常與加工廠合作,購入已處理且包裝好的新鮮菜肉,打開即可放入機器中烹飪。
機械人價格6萬至8萬
  耿凱平更表示,香港大家樂及旗下品牌一粥麵是公司多年客戶,幾年前已使用烹飪機械人,所有分店都配備兩台機械人,「你在那裏吃到的河粉、意粉、滑蛋蝦仁、菜心、牛肉等,都是用我們的機器做出來的。」他更指,機械人在港售價僅為6萬至8萬元人民幣,相比起香港一個洗碗工要2萬元人工,對於連鎖店而言是非常划算的選擇。
  除了節省成本外,耿凱平指烹飪機械人能精準控制溫度、油煙排放很少,因此可節省餐廳淨化油煙的成本。他說,「大家樂的運營主管告訴我,他們原來的廚房需要在兩個炒鍋上安裝油煙淨化系統,例如運水煙罩,但用機械人後已不需要使用淨化系統,光油煙淨化上就能省十幾萬元成本」。
  事實上,大家樂一份ESG報告亦顯示,各品牌分店積極推行多項節能措施,顯著提升能源效益,包括採用節能洗碗碟機等高效能設備,當中大家樂快餐及一粥麵已全面引入智能炒鍋及電磁爐。
  目前該公司餐廳客戶還有稻香集團、農耕記、西貝及鄉村基等,大企業飯堂則有阿里巴巴、牧原及歌爾集團等,而且中大、理大及教大飯堂亦有使用其機械人。同時,公司亦有為國泰、南航及東航製作飛機餐。
計劃來港上市  劍指全球市場
  據耿凱平透露,公司有計劃赴港上市,「我們今年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00%,今年就會盈利,按照這個趨勢,每年若錄得200%至300%的增長的話,應該快的兩年、慢的三年,就可達到香港上市標準」。
  他指出,公司已將香港作為出海的橋頭堡,計劃透過香港輻射東南亞及全球市場,「新加坡很多的部隊醫院、食堂和大企業的加工廠,都用了我們的炒菜機械人,3年加起來銷售金額估計有幾百萬元。」此外,公司在日本已獲認證並有種子使用者,還代表中國參加了日本大阪世博會,其他國際市場包括阿聯酋、土耳其和印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