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議會推1年期培訓措施 助地盤工提升技能轉跑道 工會:絕大部分工種不需聘外勞
發佈時間:14:43 2025-10-17 HKT

本港私人工程及裝修/維修工程量不足,部分建造業工友面臨就業困難。建造業議會今日(17日)宣布推出一年期針對性的「加強支援及誘因鼓勵培訓措施」,協助目前面對就業困難的工友掌握多一門手藝,提供轉跑道到特別缺乏人手的地盤工種等。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指出,近期私營市場有所調整,特別是裝修及維修工程量下降,工友年齡老化亦見上升趨勢。議會未來一年將提升轄下「一專多能」培訓計劃及「技術提升」培訓計劃的名額,由原先合共1600個學額,提升至合共4000學額,以加大培訓力度;同時增加畢業津貼至最高1.9萬元,及全數資助「一專多能」學費等。
針對缺人手工種提供「一專多能」訓練
鄭定寕表示,由於私人市場慢了下來,影響新樓入伙,裝修工程量亦受牽連,但同時某些工種例如假天花、電梯等方面的工種仍缺乏人手。因此,議會針對一些很缺人的工種提供「一專多能」訓練機會,從而為工人提供更多就業跑道。
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永遠榮譽會長伍新華表示,其實很多做裝修/維修的工人工藝出眾,但是沒有申請註冊,無法進入地盤工作。透過「技術提升」課程希望他們能補足資格考牌,讓他們可入工地工作,擴闊他們可接觸的工作層面。
不過,他又指建造業輸入外勞仍有必要,建築工業的老齡化情況嚴重,料接下來幾年將慢慢進入退休潮,輸入外勞是必要時補足某些工種的手段,以免未來某些工務工程尤其是基建項目,出現某個環節人手不足而影響工程進度的情況出現。
料下半年至明年工人開工不足仍嚴峻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則指,建造業私人市場萎縮情況下, 工人開工不足或沒工開的情況相對嚴重,且預料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依然會是嚴峻情況。他提到,除了裝修/維修,建築地盤前期的工種,如釘板、紮鐵、落石屎等工種就業情況比較差,這跟整個建築流程有關,「因為現在做的工程,基本上都是2023、2024年以前開展的工程,前期工序完結後,工人就會跌了出來。」另外,低技術工種如雜工等工資亦大幅縮水。
對於輸入外勞,周思傑維持「絕大部分工種都不需要聘請外勞」的說法,因為在目前私人市場大幅下跌,基本上靠政府工程支撐,政府工程雖有1200億及追加的300億元,但政府工程相對多的基建設施規模大、金額大,亦導致地盤機械多、用人少。他認為,未來建造業人力需求會減少,絕大部分工種都可靠培訓及宣傳新血入行解決人手問題。
發展局表示,樂見建造業議會公布多項措施,為近期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建造業工友加強培訓及支援。局方亦有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以「組合拳」應對建造業的人力供求情況,未來會持續投資基建工程,早日惠及經濟民生,亦會繼續與建造業界及勞工界,以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為政策原則,着重加強本地培訓及推動行業使用科技增加生產力,並在私營市場短期調整時支援工友,同時就輸入勞工申請做好審批及把關工作,應對行業的人力需求。
記者:趙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