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步行法」TikTok 爆紅 專家提醒話……
更新時間:20:46 2025-08-11 HKT
發佈時間:20:46 2025-08-11 HKT
發佈時間:20:46 2025-08-11 HKT

一種被稱作「日式步行法」的健身方式,最近在TikTok爆紅,有澳洲健身教練拍片介紹這種間竭走路運動,短片瀏覽數破千萬,在YouTube 更突破 1835萬。不過,有專家提醒這種風靡無數「老外」新興健身法,未必像宣稱般神奇。
交替快慢走各3分鐘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日式步行法」(Japanese walking)這股新風潮,是由澳洲網紅健身教練特奧(Eugene Teo),將日本一項2007年的研究,重新包裝,改良成一種快走3分鐘再慢走3分鐘的間竭走路運動,宣稱對身體的好處超越日走萬步。

凱克醫學院醫生加格指,任何運動也值得肯定,但建議不要過度追捧「日式步行法」。資料圖片
他在TikTok 發布的一段短片,觀看次數超過 1000 萬,在YouTube 更突破 1835萬。
特奧表示,「人們不喜歡健身術語,也不喜歡複雜的科學名詞。」
他在影片中解釋該怎麼進行日式走路:快走3分鐘再慢走3分鐘,重複做5次。簡明易實行的方式,令許多被「日走萬步」嚇怕的人,紛紛學習「日式步行法」。
特奧依據的小型日本研究涵蓋186名女性與60名男性,每週做這套運動4天以上的參加者,血壓、腿部肌力與有氧能力(aerobic capacity)的改善幅度,都比持續中等強度走路組更大。
勿過度吹捧「日式走路」
不過,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心臟科醫生赫勒(Helga Van Herle)指出,原始研究設計存在缺陷。只有高強度走路組配戴加速度計監測,而中等強度組沒有,這可能導致結果偏向高強度組。她提到,這屬於「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即被觀察的人可能因知道自己被監測而改變行為。
凱克醫學院醫生加格(Parveen Garg)表示,間歇快走並非醫師常特別推薦的運動法。該研究樣本小,本意是啟發後續研究,而非得出廣泛結論。他支持任何促使人們去活動的方法,但提醒不要過度吹捧「日式走路」的好處。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