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特朗普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 向日貨徵收15%對等關稅
更新時間:07:57 2025-07-23 HKT
發佈時間:07:57 2025-07-23 HKT
發佈時間:07:57 2025-07-23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22日)宣布,與日本達成「史上最大」貿易協議,涉及對日本進口商品徵收15%「對等關稅」,而且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此外,日本將對美國汽車、卡車、稻米及其他農產品開放市場,預計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
CNBC報道,特朗普在白宮會見日本首席關稅談判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後,在Truth Social平台宣布有關貿易協議,稱其為「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交易」。協定核心內容包括:
- 關稅安排:日本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15%互惠關稅,低於7月8日特朗普致函日本首相石破茂時威脅的25%(較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24%高1個百分點)。美國對日出口則獲零關稅待遇,涵蓋汽車、卡車、稻米及部分農產品(如水果、乳製品)。
- 投資承諾: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聚焦汽車製造、能源及半導體產業,特朗普稱美國將獲「90%利潤」,但未具體說明利潤分配機制。
- 市場開放:日本同意放寬對美國汽車及農產品的市場准入,結束對美國稻米數十年的進口限制,並允許美國SUV及卡車進入其市場。
- 就業影響:特朗普宣稱協定將創造「數十萬個美國就業機會」,特別在汽車及農業相關產業。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表示:「一年前,15%的關稅水平會令人震驚,今日我們卻鬆了一口氣。」他指出,15%關稅低於市場預期的25%,對日本經濟的衝擊較預期溫和。
美國與日本的貿易關係緊張,2024年美國對日貿易逆差達685億美元,日本主要出口汽車、機械及電子產品。特朗普自2025年1月上任以來,推行「對等關稅」政策,4月2日宣布「解放日」關稅,對日本徵收24%關稅,並於7月8日威脅上調至25%,指責日本對美國汽車徵收高達40%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如嚴格的汽車法規)。日本汽車佔其對美出口的28.3%,2024年出口總值約500億美元,豐田、本田及日產等車企因25%汽車關稅已預計損失數十億美元利潤。
4月中旬,日本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訪美,提出增加購買美國能源及軍備,但談判因美國堅持汽車關稅而陷入僵局。6月,日本央行因關稅影響下調2025年經濟增長預測至0.6%。7月22日的白宮會談最終達成妥協,日本同意15%關稅及5500億美元投資,換取美國降低關稅威脅並免除部分農產品關稅。
報道指,有關貿易協議對雙方經濟均有深遠影響:
- 美國:協定可望提振美國汽車及農業出口,密歇根及愛荷華州的汽車工人及農民預計受益。美國商會估計,若投資落實,2026年可創造約20萬個直接及間接就業機會。然而,經濟學家警告,15%關稅可能推高美國消費品價格,尤其日本汽車及電子產品,影響消費者負擔。
- 日本:協定緩解了25%關稅的壓力,但15%關稅仍對汽車業構成挑戰。豐田汽車預計2025年利潤因關稅減少8%,日產考慮將部分生產線移至美國以規避關稅。日本農業界對稻米進口表示擔憂,農林水產省估計,美國稻米可能佔日本市場10%份額,衝擊本地農民。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