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陳翊庭指正處理逾230家上市申請 中港兩地IPO市場可互補
發佈時間:21:56 2025-08-20 HKT

今年上半年,港交所(388)新股集資額重回全球新股市場榜首,而現時內地亦正重啟IPO市場,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出席業績會時表示,目前正有逾230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正在處理當中,相信對於香港的新股市場而言是一個好的現象,而內地市場重啟IPO市場同樣是一件好事,港交所和內地交易所是互補的關係,雙方各具優勢,可以錯位發展,另外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兩地交易所科透過合作滿足不同的企業的IPO市場需求。
陳翊庭還透露,自5月科企專線推出以來,至今已新增50家18A(生物科企)和18C(特專科企)企業的遞交上市申請,實際情況令人鼓舞。
現時外資參與打新程度高
近期有美元資產正回流港股,陳翊庭指出,二級市場當中,現市況下全球投資者均希望作分散投資,適逢香港新股市場活躍,給予了投資者投資機會,現時外資在港股打新中參與度高。她希望,外資參與度高的情況可延續,港交所將會透過優化上市制度、基礎設施等行動,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分多一杯羹。
港交所強調「人、貨、場」 三方面需不斷完善
港交所上半年不計慈善捐款及收回法律費用下,營運支出上升 7%。陳指出,在營運支出方面,港交所正在設計的領航星衍生品平台是支出佔比大的項目,惟不憂慮營運支出的增加影響業績。她解釋指,作為交易所一向強調「人、貨、場」 三方面需要不斷完善,才能在與其他交易所中的更有競爭優勢,即盡量吸引更多參與方、提高更多產品及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因此在科技投資方面不能吝嗇,期待設施優化後可立桿見影,讓成交額馬上增加。她強調,會全面考慮各界持份者的情況後,謹慎管理調整收費的問題。
港交所置業套現資金已達六成
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以總代價為 63 億元向香港置地購入交易廣場多個樓層作為集團永久總部物業 ,該代價將全數從港交所資金撥資支付。港交所財務總監許亮華表示,購買物業的資金,港交所將透過套現外部資金投資組合來支付,無須向銀行借錢,該筆資金目前有約70億元,最新套現情況已高達6成。
改革手數措施年底前將進行市場咨詢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再即,市場人士提出24小時交易、改革手數、改為T+1結算周期等建議。港交所首席營運總監劉碧茵表示,現今市場對於T+1結算進行市場反饋意見積極,預期T+1結算周期或是大勢所趨,正計劃在收集完市場意見後,再逐步落實包括T+1結算周期的最佳方案、過渡期時間等措施。
改革手數方面,港交所市場主管余學勤指,港交所一直致力於改革手數等方面的市場結構研究,現時每手交易單位有多達40種 ,若由40種方案改革為1種這是相當大的轉變,並涉及不同的參與者,所以任何的市場結構改革需要充分的研究和考量,另外集團正計劃年底前將進行市場咨詢,以研究手數改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