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媽媽教2大小實驗:自製地震儀檢測地震強度 識隔空取杯魔法︳STEM學堂
發佈時間:13:07 2025-07-20 HKT

暑假開始了,節目多多但總不能天天陪孩子往外遊玩,其實待在家中玩玩STEM遊戲,既可增長知識又能增加親子共聚的機會,今次就跟工程師媽媽學做兩個STEM活動,用簡單的工具製作地震儀檢測地震強度,又可用兩個小工具隔空取杯!
STEM活動1:隔空提杯
你能想像如何在不接觸杯子的情況下將其提起嗎?這次就跟大家分享一個「隔空提杯」的魔術,只需汽球、塑膠袋,原來不需要接觸紙杯都能輕易將它提起。讓我們一起動手來試試這個既簡單又神奇的魔法吧!

材料和工具
- 紙杯
- 氣球
- 塑膠袋
- 水

隔空提杯方法1:
將氣球放進紙杯內,吹脹氣球,直至氣球的大小剛好填滿紙杯的空間。
然後提起氣球,此時你會發現紙杯同時被提起了


隔空提杯方法2:
把塑膠袋放進紙杯,並將水注入塑膠袋內,直至塑膠袋內的水與紙杯容量相約。然後提起塑膠袋,此時紙杯也同樣被提起了。


觀察兩者有何共通點?
塑膠袋及氣球都因為注滿水或充氣後,與杯接觸,令接觸面產生摩擦力。同時膨脹的
氣球或塑膠袋都會讓紙杯形成真空的狀態。那麼是摩擦力,還是真空的大氣壓力,使紙杯得以隔空提起?
動手做排除法實驗
在紙杯底開兩個洞,令真空狀態無法形成,重複以上實驗,看看結果是否一樣?一樣的結果,排除了真空氣壓的力量,那麼隔空提杯的力量就是來自物件與物件之間的摩擦力。只要杯子的重力不超過最大的靜摩擦力,摩擦力便能與重力平衡,使杯子被提起來。

想一想:如果將紙杯改為陶瓷杯,陶瓷杯表面光滑且重量較重,那麼使用氣球還是塑膠袋會比較容易提起它?


STEM活動2:自製地震儀
「媽媽,今年暑假為甚麼不去日本旅行?」「因為有預言指日本將會發生大地震。」雖然我們不能準確預測何時會發生地震,但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又是否可以準確檢測地震的強度?靠感受?靠傷亡程度?這未免太不科學了!讓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地震儀。

材料和工具
- 紙皮箱
- 長紙條
- 紙杯
- 繩子
- 筆
- Blu - Tack
- 剪刀
- 硬幣

點擊圖片瀏覽STEM活動步驟:
科學原理
我們製作的是懸掛式地震儀,這利用了重物的慣性原理。在震動期間,繩子末端懸掛的重物保持靜止,而盒子卻在移動,導致重物產生位移,從而可以在紙上記錄到震動過程。
文、圖片授權:工程師媽媽Yanny
相關文章︳學做個小小飛機師/小小消防員 工程師媽媽教用簡單材料自製滅火筒、機翼模型︳STEM學堂
相關文章︳2大好玩STEM遊戲推介:紅茶秒變清水 + 消失玻璃棒「魔法」︳STEM學堂
相關文章︳兩個關於氣壓的小實驗 烏鴉喝水氣壓實驗+「白努力」定律 ︳STEM學堂
相關文章︳吃得下肚的2個小實驗 牛奶盒5日種出強壯豆芽小秘技/可樂不用萬樂珠一樣「爆」︳STEM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