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過分批評的孩子會變得不自愛 3個方法改變批評孩子的習慣︳兒童心理

更新時間:16:09 2025-05-23 HKT
發佈時間:16:09 2025-05-23 HKT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總希望孩子成長得更好,卻往往忽略了言語和態度對孩子心靈的深遠影響。「不斷批評孩子,孩子不會不愛你,只會越來越不愛自己」這句話,點出了許多家庭的無聲傷痕。孩子對父母有着天生的依戀和信任,即使面對嚴厲批評,愛意依然存在,但他們對自己的愛卻會一點一滴流失,最終影響一生的自我價值和心理健康。

越批評與打罵越恨自己

許多父母以為嚴厲批評和打罵能讓孩子進步,卻忽略了這種方式帶來的長遠心理影響。長期生活在批評和恐懼中的孩子,難以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支持,反而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這些「打罵教育」的後遺症,會在孩子心中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當父母用打罵來懲罰孩子時,孩子往往無法理解自己到底做錯了甚麼,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內向的孩子尤其容易長期活在大人的陰影之下,對自我產生懷疑和否定,導致自信心低落,甚至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孩子失去自我認同

有些父母將孩子視為自己的「產品」,希望孩子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卻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感受與需要。這類父母通常不會過度溺愛孩子,但他們的愛往往附帶條件,只有當孩子表現出色時才給予肯定。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會將父母的話語視為金科玉律,當父母說「你很蠢」、「你不乖」時,孩子便會將這些負面評價內化,認為「我就是一個壞孩子」、「爸爸媽媽討厭我」。這種自我價值的貶低,會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失去自信,甚至出現攻擊或退縮行為。父母的評價成為孩子自我認同的基礎,若這基礎充滿否定,孩子只會越來越不愛自己。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破壞信任與親密影響人際關係

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是孩子建立信任關係的第一人,這段關係的質素對孩子影響深遠。若孩子經常在親子關係中經歷打罵與批評,他們會將親密、信任與痛苦連結在一起。隨着時間流逝,孩子對親密關係產生猶豫和恐懼,害怕再次受到傷害。這不僅影響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更會擴展到日後與他人的互動。長期的負面經驗會破壞孩子對世界的基本信任與安全感,讓他們永遠覺得「錯的是自己」,難以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父母應該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安撫他們的情緒,陪伴他們一起分析問題和尋找進步的方法,而不止是一味批評和否定。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3個小貼士自己批評孩子的習慣

  1. 用描述行為取代評價人格,減少傷害;
  2. 情緒激動時先暫停說話,深呼吸,冷靜後再溝通,若說了重話要道歉;
  3. 主動傾聽孩子想法,放下「全知」心態,尊重孩子觀點,減少誤解。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臨牀心理學博士鄭穎珩Profile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院士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學會會員

臨牀心理學博士鄭穎珩
臨牀心理學博士鄭穎珩

相關文章︳反叛定情感需求?3個減低孩子愛挑戰父母底線的小貼士︳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點解無同學同我玩嘅!3個增強孩子社交能力小貼士︳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3招令小朋友自動溫習而不損親子關係 不要依賴「物質獎勵」︳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