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間大行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 「最牛」料5.1%
發佈時間:10:04 2025-07-17 HKT

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好於市場預期後,據彭博統計至少有9間美資及國際銀行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萊等機構將中國今年GDP增速預測上調至近5%,澳新銀行則將增速預測上調至5.1%。
據官方周二公佈的數據,儘管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的壓力,中國經濟表現出乎意料地穩健,主要得益於出口韌性以及對消費和投資的政策支持。不過,經濟學家警告稱,隨著海外訂單減少和國內消費者信心疲軟,增長可能在下半年放緩。
多間大行對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 | ||
大行 | 之前預測 (%) | 最新預測 (%) |
澳新 | 4.2 | 5.1 |
瑞銀 | 4 | 4.7 |
巴克萊 | 4 | 4.5 |
摩根士丹利 | 4.5 | 4.8 |
大華銀行 | 4.6 | 4.9 |
華僑銀行 | 4.6 | 4.8 |
野村 | 4.5 | 4.6 |
高盛 | 4.6 | 4.7 |
北歐斯安銀行 | 4.2 | 5 |
來源:彭博 |
大摩:通縮仍是當前主要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通縮將第二季度名義GDP增速拉低至僅3.9%,為除疫情之外自1993年有季度數據以來的最慢增速。當前出口與製造業為經濟托底,為當局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抗通縮窗口期,不過應對通縮並非易事。邢自強等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在周三發表的報告便指出,通縮仍是當前的主要宏觀挑戰。
該行指出,儘管決策者近期釋放出遏制價格戰的信號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這一輪調控可能難以像2015年的供給側改革那樣奏效,因為當前面臨更廣泛的產能過剩、財政刺激空間有限,以及整體宏觀環境更為疲弱。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預計,由於出口訂單的前置效應以及財政刺激效應減弱,今年下半年GDP增速可能降至4.5%以下,決策者或將推出5000億元至1萬億元人民幣的小規模增量財政刺激。
澳新:年內或降息20個基點
澳新銀行包括楊宇霆在內的經濟學家表示,下半年淨出口下降可能拖累中國經濟增速0.5個百分點,這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該行分析師的報告中指出,年中修訂財政預算的可能性較低,截至5月底,10萬億元財政預算赤字仍有超過75%尚未安排。他們預測年內可能還有一次20個基點的降息。
高盛經濟學家則表示,由於今年以來經濟增長表現穩健,決策者短期內不太可能推出廣泛或大規模的刺激措施,預計將採取漸進式、有針對性的寬鬆政策,以遏制房地產業下行並減輕勞動力市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