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詐騙!假冒管理公司稱違法須追討欠款 港女冷靜智破騙局 網民教留意6點免上當
發佈時間:16:04 2025-07-10 HKT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除了釣魚網站連結、遠端操作通訊軟件借錢,更甚者還會偽造公司文書誘騙市民誤墮騙局。一位港女於網上分享,早前家中收到一封來自「忠誠(管理)有限公司」,信內附上檔案編號,表示事主因違法須被追討欠款。惟女事主未有自亂陣腳,冷靜智破騙局並發警世文表示,「真係大癲,實體信都做埋詐騙」,網民教留意6個可疑之處免上當,「恐慌易做錯決定」。
新型詐騙假冒物管公司稱違法追討欠款 港女冷靜智破騙局免損失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日常收到任何可疑電話、短訊、電郵,甚至實體信件都要提高警覺,保持冷靜分析,以免誤墮騙局。早前,有港人於網上分享家中收到一封來自「忠誠(管理)有限公司」的信件,信上印有檔案編號,發信人表示代表委託人發出信件,表示物業業主所簽署的樓宇按揭條款,曾未經其委託人書面同意下,對物業作出任何權益、產權負擔、抵押或施加債務惠及他人,業主已觸犯《按揭貸款條例修定第81(6)條》。
管理公司表示已構成違約行為,如業主未能於信函發出10個工作天內聯絡「職員」,將會採取法律行動,並按照法例向業主追討欠款。雖然事出突然,不過女事主選擇冷靜處理,首先電郵至信函上的「忠誠集團」,惟未能找到信件上的部門,故此將電郵傳送至集團其他部門。女事主透過電郵向忠誠集團求證,「請問貴公司有沒有一位張小姐,Jessica張 57974998的職員」,隨後獲得該公司回覆表示查無此人,「本公司沒有此員工,該電話號碼亦非本公司之電話號碼」。
查證信件真偽後,女事主隨即透過網上報警,警方亦有致電跟進,並提醒她不要致電騙徒留下的聯絡號碼。
女事主感嘆「世界真係好恐怖」 網民教留意6點免上當!
今次事件令女事主感嘆「世界真係好恐怖」,「查證後得知係假,進化連信都有可以假」。對於女事主收到騙徒偽造的信函,網民歸納出其中出現的6個可疑之處,提醒大家免上當!
首先,正規公司信件會印上公司地址,但這封偽造信件並未附有地址。其次,下款的簽名為「S.Martin」與聯絡職員並不相符、正常職員同時留下公司電話及手提電話方便聯絡,但這位「職員」只留下5字頭電話。
再者,公司信件理應中、英文文法順通及正確,惟英文首句已出錯,「Accoring to the 『team』 of the mortgage」該為「Accoring to the 『terms』 of the mortgage」、信件的發出日期以及辦公時間中英夾雜,並沒有如正式公司信函般統一格式。最後,正常公司英文名於每個字頭都會選用大楷,但「C S Managemnt Limited」寫作「CS management Limited」已很可疑,加上「C S」與集團標誌連在一起的「CS」並不相符。
網民提醒保持冷靜:恐慌易做錯決定
有網民分享此類詐騙的實體信件已出現多年,騙徒會將內容寫得複雜,「寫到你睇唔明(其實佢自己都唔明),搏你電話去」、「幾年啱啱收樓時,業主群話好多業主都收到類似嘅信,一睇就知係假」。有網民表示騙徒的信件疑點百出,「致此物業業主,封信咁流,去查冊都唔做」、「正常會印埋公司地址,如果無印,九成九係詐騙」、「信紙點會冇公司電話」。
有網民則分析指,騙徒由製作信件、寄出信件、等待對方「上當」回覆已大費周章,最後其實成功率極低,「一來一回已經四五日,收件者有大把時間search吓呢個條例係乜嘢嚟」,提醒大家收信後不要恐慌,「令你恐慌咁先易做錯決定,因為你一定想盡快解決件事」。
根據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任何人製造虛假文書,意圖由其本人或他人藉使用該文書而誘使另一人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並因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而作出或不作某些作為,以致對該另一人或其他人不利,則該名首述的人即犯偽造的罪行,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14年。至於使用虛假文書的罪行,任何人知道或相信某虛假文書屬虛假,而使用該文書,意圖誘使另一人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並因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而作出或不作某些作為,以致對該另一人或其他人不利,則該名首述的人即屬犯罪,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14年。
文:RY
資料及圖片來源:Threads
延伸閱讀:內地女成功反擊電騙集團 憑1手法反賺¥425?主動報案警方失笑「他還給你轉錢了」 事主籲勿仿效:黑吃黑容易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