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泥爸爸 - 老奶奶與AI|父中作樂

更新時間:18:00 2025-08-07 HKT
發佈時間:12:05 2025-08-09 HKT

隔了幾個月,又講人工智能。因為只是相隔短短幾個月,AI的能力和普遍性又翻了一翻,逐漸連我們平日的生活行為都改變了。對父母而言,無論你有多抗拒,都要了解一下現代孩子身處的學習大環境。

舉幾個簡單例子。今天收到朋友傳來一幅圖片,見到一個看來很美味的菠蘿包和一個焗得很漂亮的蛋撻,四四正正放在一張舊式摺枱上。在AI生成圖片未流行之前,我會回覆:「今日歎地道美食?邊間麵包舖出品咁正?」但在AI大行其道的今天,你的回答可能跟我一樣:「個菠蘿包同蛋撻咁靚嘅?靚到有啲假囉,AI圖嚟㗎?」果不其然,朋友回應:「當然是AI圖啦!」

延伸閱讀:笨泥爸爸 - 男同學聚舊|父中作樂

這些「過分漂亮」的圖片,在網上已經屢見不鮮。諸如雪地上一排粉紅色的心形樹木、孤伶伶在田野間飄浮的一團雲、夕陽斜照下靜靜看風景的貓咪、美麗得似洋娃娃的女孩等等,只要你隨便在一個免費AI網站輸入以上的提詞,幾秒鐘便生成一堆照片任君選擇。看得多了,已毫不驚訝。

我還想揶揄朋友幾句:「咁普通的AI圖片傳來作甚?」想不到她下一句話還是震驚了我,她說:「我媽整的。」

噢,我認識朋友的母親大人,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今年應該90歲高齡吧。如果「我媽整的」是說一道菜,我不會感到驚奇;如果是一幅AI作品的話,足以令我啞口無言了。她續說:「我媽媽也玩AI了,勁吧!」原來社區中心現在也會教長者用AI,可見AI的普及。

延伸閱讀:笨泥爸爸 - 書展回憶殺|父中作樂

有父母還是很抗拒AI,認為會養成孩子依賴的習慣。記得我跟兒子說過人和動物的分別,其中一項是人懂得使用工具。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你把AI當作一件「趁手」的超級工具,就如當初紙和筆、錘和釘、電腦和鍵盤的出現一樣,睜開眼睛、轉動腦袋來好好使用,一樣是個令你事半功倍的好幫手呢。

文:笨泥爸爸

作者為資深兒童傳媒人,《親子王》前主編,分享如何做個快樂孩子的快樂父親。

延伸閱讀:笨泥爸爸 - 生涯規劃|父中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