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佢|IVE學生探訪安老院舍 為長者制訂專屬遊戲 傳遞關愛促進共融
發佈時間:08:00 2025-05-24 HKT

政府統計處預測65歲或以上的銀髮人口將從2023年的164萬人增加至2043年的267萬,屆時超過三分一的香港人將會是銀髮族。隨著人口老化,如何促進長者身心健康,營造積極樂齡生活更顯重要。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學科高級文憑學生早前參與市區重建局(市建局)開展的「學建關愛」義務工作計劃,活用耆年健體活動策劃、與長者溝通輔導等技巧,安排四場安老院舍探訪,為長者設計不同的活動,藉此傳遞關愛及促進跨代共融。
「學建關愛」義務工作計劃是市建局自2012年起開展的一個合作平台,邀請大專院校學生和地區組織透過參與義工服務表達對社區的關愛,同時推動年青人身體力行走入舊區認識社會。
「摺毛巾兔仔」鍛鍊長者活動能力
IVE(沙田)師生早前透過計劃到訪深水埗舊區兩間私營安老院舍,為「老友記」設計一系列活動,包括手工遊戲、體能訓練及團體活動等。參與籌組活動的IVE社區服務策劃及領航高級文憑學生鄭兆容(Summer)分享為「老友記」策劃「摺毛巾兔仔」活動。她說:「原本打算教長者用紙張摺兔仔,但考慮到紙張容易鎅傷長者雙手,亦難於控制,於是靈機一觸想到以毛巾代替。」Summer先於網上自學用毛巾摺成可愛兔仔的各種方法,再從中篩選出最簡易的摺法教導長者。
活動當日,Summer與同學指導長者摺毛巾兔仔的步驟,當中最令她感動的是看到長者間互相幫助,最終所有人皆親手摺到獨一無二的毛巾兔仔,「環肥燕瘦」各有特色。
至於負責主持遊戲的IVE綜合社會及健康服務高級文憑學生林嘉麗(Kelly)表示,最難忘是帶領長者參與「拋圈遊戲」;遊戲要求長者將膠圈拋入雪糕桶,然後回答一條簡單問題後便可獲贈小禮物。
遊戲雖然簡單,但Kelly指構思時運用「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技巧,先考慮長者日常生活的環境、其活動及認知能力,再以人為本設計合適的活動。Kelly分享:「一個簡單的拋圈動作有助鍛鍊長者的手眼協調及身體靈活度。我們特意將雪糕桶調整到適合長者視力和力量的距離和角度;遇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我們會從旁協助他們將膠圈拋入雪糕桶。而讓長者回答的小問題多為開放式問題,讓長者可發揮想像力,擴闊其思考空間,有助訓練其認知能力。」
關顧長者不二法門﹕加倍關注和用心對待
與長者的即場互動也考驗IVE學生的應變能力。遊戲環節中,Kelly便遇上突發情況:「我在主持『拋圈遊戲』時,觀察到一位長者的表情有異,我主動上前關心,發覺原來他因未能收到小禮物而失望。我立即通知同學先為這位長者送上禮物『氹返佢』,好讓他重新投入遊戲。」
此事讓Kelly明白投身長者服務的不二法門,是給予長者加倍關注和用心對待。Kelly希望未來繼續憑自己所學和力量,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說到突發情況,Summer想起另一事件:「當日其中一項活動是『估歌仔』,我們播放一些經典金曲的前奏,如「獅子山下」、「紅日」等,讓長者鬥快說出歌名。懷舊金曲容易引起長者共鳴,反應十分踴躍。正因如此,活動比想像中提早完成。我們不想長者因此而失望,於是臨時加插大合唱,與長者同歡唱『萬水千山總是情』!」Summer指,合唱環節出乎意料地受長者歡迎,而長者大合唱的畫面亦讓她為之動容。
長者服務與時並進
Summer指由設計活動,到採購物資和帶動現場氣氛,每個細節皆精心策劃。她說:「我們會預先綵排每個遊戲,評估所需的時間和作出調整,每個同學緊守自己的角色和崗位,分工合作。」看到長者的燦爛笑容,她們感到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負責帶領是次項目的IVE(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講師王家偉(Ron)欣賞同學們的用心和付出。Ron又指長者服務面對不少革新:「例如早前在疫情時,住在院舍的長者能透過即時通訊軟件與家人遙距視像聊天,緩解思念。政府近年積極投放資源在長者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包括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他鼓勵同學活用在課堂上學到有關樂齡科技的知識,日後應用在創新的長者服務中。
職業訓練局(VTC)共有14間機構成員,當中包括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等,為學生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