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本港長者肉類、奶類攝取量不足 恐增肌少症/高血壓風險 如何提高長者營養攝取水平?
發佈時間:20:30 2025-08-19 HKT

香港社會持續高齡化,2021年長者佔本港人口比例的19.6%,即每5個港人就有1位是「老友記」,長者健康值得關注。本港近日有調查發現,本港2成長者營養不良、超過⼀半人有⾼⾎壓問題;飲食方面,有8成⻑者的⾁類攝取不足、達9成人的奶類、水果攝取量不達標,恐增肌少症、⾼⾎壓等風險問題。
本港長者肉類、奶類攝取量不足 恐增肌少症/高血壓風險
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近日公布了今年舉辦的「⻑者營養篩查」結果,是次篩查共有102位居住於深⽔埗的⻑者參與,研究內容包括4大方面:
本港長者營養篩查研究方向:
- 營養不良數據(BMI、營養不良篩檢)
- 肌肉量評估(手握力評估、12秒站立測試)
- 血壓測量
- 營養攝取(⾁類、奶類、蔬菜、⽣果)
結果顯示,在BMI及體重⽅⾯,有11.8%⻑者體重過輕,21.6%人士則超重,僅66.7%長者屬於健康體重。營養不良篩檢的評估顯⽰,有20.6%的⻑者存在營養不良風險,可能對他們的健康構成威脅。
8成以上長者⾁類、奶類攝取不足 有肌少症風險
肌⾁量與營養攝取不⾜(⾁類及奶類)的存在顯著關聯,根據調查,多達80.4%的⻑者⾁類攝取量過低,有 94.1%⻑者奶類攝取不⾜。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提醒,⾁類和奶類作為蛋⽩質的重要來源,如果攝取不⾜會直接影響⻑者的肌⾁健康和⼒量。
評估⻑者肌⾁量方面,可透過⼿握⼒及12秒站立測試。數據顯⽰,74.5%的⻑者左⼿握⼒不合格,65.7%的⻑者右⼿握⼒不合格;12秒站立測試之中,長者要在12秒內完成5次坐站起立,不合格⻑者佔62.7%。這表明⻑者普遍存在肌少症風險,不僅影響⽇常活動能⼒,還可能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近6成長者有⾼⾎壓 蔬果攝取量過少
⾎壓測量結果顯⽰,高血壓的⻑者⼈數最多,佔57.8%,代表超過⼀半的受測⻑者存在⾼⾎壓問題。理想⾎壓的⻑者佔11.8%;正常⾎壓的⻑者佔16.7%;正常⾼值⾎壓的⻑者佔13.7%。 研究還揭⽰了⾼⾎壓與蔬果攝取不⾜之間的關聯:
- 35%的⻑者蔬菜攝取⾜夠
- 65%的⻑者蔬菜攝取不足
- 10.8%⻑者的⽣果攝取量達標
- 89.2%⻑者的⽣果攝取量過少
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指,蔬果富含纖維、維⽣素和礦物質,尤其是鉀,這些營養素對於維持⼼⾎管健康⾄關重要。鉀有助於調節體內鈉含量,幫助控制⾎壓。蔬果攝取不⾜可能是⻑者⾼⾎壓的誘因之⼀,不僅影響⼼⾎管系統,也可能對整體健康狀況產⽣不利影響。
近6成長者有⾼⾎壓 蔬果攝取量過少
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建議透過以下4點,提⾼⻑者的營養攝取⽔平、改善其健康和⽣活質量:
1. 持續篩檢與營養諮詢介入
透過定期的健康篩檢和營養狀況評估,能夠及早發現潛在的營養不良問題,以及追蹤健康狀況的變化。篩檢後,立即安排專業的營養師介入,提供量⾝訂製的營養建議,針對每位⻑者的具體需求和健康狀況,制定適當的飲食計畫,確保營養攝取的全⾯性。
2. 營養補充品的適⽤與建議
針對營養不足的長者,適當的營養補充品是有效的解決方案。建議使⽤營養奶粉和蛋⽩粉等補充品,以快速補充日常飲食中的不足,提供必要的蛋⽩質和其他關鍵營養素,從而穩定體重和防⽌肌肉流失。營養師應根據個⼈需求和健康狀況,推薦合適的產品和正確的使⽤方法,確保補充品的最佳效果。
3. 營養教育講座與⼯作坊推廣
定期舉辦營養講座和⼯作坊,能夠提升⻑者及其家庭的營養知識。這些活動應涵蓋基本營養知識、健康飲食習慣的建立、如何選擇健康食材,以及將這些知識應⽤於日常⽣活的技巧。通過講座和互動性強的⼯作坊,⻑者能夠更好地掌握維持健康的方法。
4. 營養食譜的開發與提供
依據⻑者的營養需求,開發簡單易懂的食譜,幫助他們在家中準備健康的餐點。這些食譜應考慮到⻑者的口味偏好、食材的可獲得性和烹飪的簡單性。特別要根據⻑者的吞嚥及咀嚼能⼒進⾏調整,以確保進食安全和舒適。此外,食譜中應運⽤營養強化的概念,加入⾼蛋白的食物,例如豆腐、碎⾁、雞蛋、蛋⽩粉等,來提升營養價值,滿⾜不同健康需求,促進營養均衡的攝取。
資料來源: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
延伸閱讀:蔬菜營養|烚菜會流失營養?營養師解構哪些蔬菜宜生吃/熟吃 這種沙律菜加熱吃更有益
---
相關文章:
烚菜易流失維他命?1種煮食方法最保存營養 研究證90%維他命C獲保留
4種蔬菜煮熟吃防癌功效大增!患癌風險減45% 防大腸癌前列腺癌
煮一餐飯等於吸2包煙?研究揭炒菜忽略2件事 患肺癌風險恐高12倍!
營養師列9種蔬菜易殘留農藥 只用水洗也不夠!必學5大洗煮蔬菜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