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可放肆喝汽水?研究揭仍增22%糖尿病風險 10問題自測身體糖上癮危機
發佈時間:11:42 2025-07-23 HKT

【糖尿病/高血糖】不少人運動後都會喝汽水獎勵自己,不過有醫生指,即使維持規律運動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飲用含糖飲料對身體的危害,甚至有研究發現此舉患糖尿病風險仍增22%。若想知道是否糖上癮,醫生也列出10大問題自測,及早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運動後可放肆喝汽水?研究揭仍增22%糖尿病風險
常做運動也會患糖尿病?減重專科醫生王律婷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若規律運動仍難以減重,關鍵可能在於含糖飲品攝取問題。含糖飲品不僅限於手搖飲品,還包含果汁飲品、運動飲品及標榜100%純果汁的產品。
根據發表在《Diabetologia》的美國大型研究顯示,即便每周運動量符合標準,若飲用超過兩份含糖飲品,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仍較每月飲用少於一份者高出22%。研究更發現,每周攝取超過兩杯代糖飲品者,其糖尿病風險相較完全不飲用者仍會上升7%。
為何多運動喝含糖飲品仍會患糖尿病?王律婷醫生表示,液態糖分由於吸收速率快、飽足感低,更會過度激活大腦獎賞系統,導致「糖癮」形成。含糖飲品的危害非單次熱量攝取,而在於長期引發血糖波動,促使脂肪堆積,導致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嚴重影響體重管理成效。
糖尿病|10問題自測身體糖上癮危機
如身體出現糖上癮,患糖尿病風險會激增。王醫生特別提出10項自我檢測糖上癮指標,如發現自己符合其中3項指標或以上時,顯示身體可能已形成糖分依賴性,即「糖上癮」,此為身體出現代謝功能障礙的初期警訊,增加患糖尿病風險,建議盡快求醫。
糖尿病|如何自測糖上癮風險?
糖尿病|10大問題自測糖上癮:
- 餐後或睡前出現強烈想吃甜食的渴望
- 情緒波動或壓力情境下特別想喝含糖飲品
- 無意識攝取完整份量含糖飲品或吃完整包甜品
- 注意力常常不集中
- 容易頭痛或感到疲倦
- 幾乎每天都會想喝含糖飲品
- 嘗試戒糖但從來沒成功過
- 持續為糖分攝取尋找合理化藉口
- 依賴甜食調節情緒狀態
- 吃完甜食或喝完飲品會有罪惡感
全港糖尿病患者逾70萬人 留意8大初期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的數據顯示,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輕化趨勢,年齡35歲以下人士有2%發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準則,如空腹血糖大過或等於7 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義為禁食8小時以上。當中,糖尿病主要可分兩大類型,並會出現以下常見症狀:
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遭受破壞,不能製造胰島素。
- 原因:與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或環境因素有關。
第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最常見的類型,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正常或相對些微減少,但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病因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
- 原因: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體形肥胖或缺乏運動有關。
糖尿病者初期常見徵狀
- 經常口渴
- 小便頻密
- 感到飢餓
- 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視力模糊
- 傷口不易癒合
-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小心2大糖尿病併發症 嚴重恐中風/截肢
據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併發症,嚴重者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風險:
1. 慢性併發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 腎臟 :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癒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併發症
急性血糖過低 (血糖少於3.9mmoil/L):
-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痺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徵狀改善後加麵包1小片或餅乾3-4塊
急性血糖過高 (血糖等於或超過15mmoil/L):
-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噁心、嘔吐、劇渴現象、並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專家履歷:王律婷
初日診所控糖減重與兒童成長門診醫生,專長為肥胖症、糖尿病、兒童生長、甲狀腺疾病。
延伸閱讀:全港逾70萬人患糖尿病 患者常小便口渴易缺水 推介6大食物補水穩血糖
---
相關文章:
常吃早餐竟易患糖尿病?醫生揭吃錯3類食物惹禍 病情惡化恐失明/截肢
不服藥4個月逆轉糖尿病 40歲男做3件事控制病情 必吃2類食物
逾70萬港人患糖尿病 醫生推介11種食物穩血糖 每日喝這種茶患病風險降33%
專家票選15大降血糖食物 第1名擊敗洋蔥/秋葵 抗發炎增免疫力